书坊陈氏民居,又名楠木厅,福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书坊镇书坊村。建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为清末富商陈一新所建。坐北朝南,由大门、门厅、天井、正厅、后厅、厢房等组成,占地面积646平方米。整座建筑用的100余根柱及横梁、窗户和桌、椅、床等主要家具均为楠木,雕刻精美,古朴典雅。故名“楠木厅”。书坊陈氏民居为一座闽北地区保存较为完好清末古豪宅。
看完朱熹墓,折返至莒口镇上时已近二点,找了家店将就用罢午饭。为确保后续“宋慈墓”的寻访,担心时间不够,犹豫要不要放弃原安排的“书坊陈氏民居”的寻访。离书坊也就9公里左右,最后还是决定前往。驱车抵达书坊镇,略一问路就找到这座被称为“楠木厅”的古豪宅。
一入内就遇上主人陈老伯(始建者陈一新孙子),这位叫陈高的老伯很健谈,向我讲述了楠木厅营造的各种背景故事,并开灯带我参观和一一讲解。当中老伯也讲起了建国前后家道的败落,身世的变迁。言语之中有过往不堪往事诉说的感慨,也有后续努力改变维系家道的自豪。听着老伯的诉说,也着实让人感叹其不易。楠木厅在建国后土地改革时被没收分配给其他穷苦人居住。后被其赎回一半,并将被毁坏的部分精心修复,使得这座古宅院较好保存下来。如今陈老伯也是这处“省保”文物点的文物管理员。
楠木厅最大特色,就是院内100余根柱子、横梁、窗户及桌、椅、床等主要家具均用名贵木材楠木建造,且基本都有精美雕刻。木雕采用了浮雕、立体镂空雕、漆金等工艺,
花、鸟、人、兽等图案随处可见、精美绝伦。其次就是院内砖雕、石雕也一样精美绝伦、栩栩如生!有些意外的是,当中砖雕竟然是朱子文化遗存。院内共有三处采用了朱熹真迹诗句砖雕。尤其是“居之安”,其位于后厅天井屏墙上,为朱熹真迹诗句“鸢飞月窟地,鱼跃海中天”
行书砖雕对联,横披“居之安”三个大字。均为朱熹墨宝原拓原雕,砖雕上呈现出朱熹印章及落款,左边(新安 朱熹
元晦)右边(风光霁月)。至于朱熹与书坊联系,聊天中陈老伯说,朱熹曾于书坊建同文书院。后世有人考证为朱熹只是用于刻书印书。时光消逝,朱熹辞世700年后,经营茶叶发家的书坊陈氏富商,买下远近百年上等各色楠木,用以建造家族安乐窝。大量使用朱熹真迹摹刻豪宅砖雕上。再过百余年的今天,这座省保民居成为一处朱子文化遗存文物点!!!
---END---
------------------------------------
图文|网然
---用镜头记录古建---
更多内容,欢迎关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