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莆田印象】东峤盐场

(2021-09-21 10:51:35)
标签:

网然映像

原创摄影

古建寻踪

莆田

县保

分类: 网然映像

【莆田印象】东峤盐场


     东峤盐场,即莆田盐场,秀屿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东峤镇霞西村。唐至宋初,莆田长期使用煮盐法蒸制海盐,成本高,产量低。宋太平兴国年间,被民间崇奉为盐神的忠佑侯陈应功发明了晒盐法,降低了制盐成本,产能大增,莆田成为宋代福建的十大盐仓之一。明初,官府大力推行坎晒法,并允许私人晒盐,推动了莆田盐快速的发展,东峤盐场跻身为福建四大盐区,也是莆田的三大盐场之一。盐场核心区面积1681亩,分隔为各宽19米,长20米的盐田用于晒盐。东峤盐场为研究莆田制盐历史、工艺、文化提供实物资料,是福建省最大的国有盐场。
    新的一天,继续莆田寻访县保。所在周边待访县保多,自是优先安排看少见的文保题材。昨天看了两处“县保”渡槽,今天就安排去看一处“县保”盐场。盐场也是较为少见的一种文保题材。这处盐场在莆田秀屿区东峤镇,说起莆田东峤,就会让人想起当地的上塘珠宝城,当地人以做金银首饰远近闻名。想不到是这儿还有一处福建最大的国有大盐场。导航“东峤盐场”就能很顺利找到。
     盐是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必须品,历朝历代都是重要战略生活物资。盐在古代实行“禁榷”制度,即政府主导的盐专卖制度。盐专卖制度在中国存在历史十分久长,从春秋战国齐国开始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几乎伴随封建社会整个发展过程。我们所说的盐场是指出产盐或配销盐的场所。当然,如今的盐场主要是出产盐的场所。
   驱车驶入盐场,进入眼帘的就是一望无垠的盐场里水渠纵横,密密麻麻的盐田一块连着一块,囤积的盐山一座挨着一座。前阵子台风天气缘故,盐山都被遮上防水的帆布。盐田间立着巨大风力发电机,呈现出一派充满生机活力的如画般盐田。
    盐田主要分成蒸发池和结晶池两部分。盐场先将干净清澈的海水引入盐场盐水坝,盐水坝与蒸发池相连。并排的蒸发池里蓄着不同浓度的盐水,这些盐水是卤水,经日晒蒸发水分到一定程度时,再引入结晶池。再继续日晒,海水就会成为食盐的饱和溶液,再晒就会逐渐析出食盐来,而晶体就是我们常见的粗盐。粗盐会被扒成集中堆在旁边。然后再装车运入厂里加工出各种盐。我们日常食用的食用盐也是工厂将粗盐再加工后的成品。
    盐场最主要工作就是晒盐,而晒盐是一项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的工作。晒盐尤其受天气因素影响,雨天盐池就被遮上黑色防水膜布。而晒盐产盐的旺季是每年六、七、八、九月,这时也是是太阳光线最强的时期,所以盐工真还是辛苦的工作。因为最近是台风天,所以盐场没几个盐工。只遇上几个清沟渠的女盐工,攀谈中得知,工资就二千多元,最后到手也就一千多元。当然,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国有的盐场,有社保退休有保障。聊了会,接着找了个地方停好车。用无人机航拍了盐田,高空下的盐田真的美!


【莆田印象】东峤盐场

【莆田印象】东峤盐场

【莆田印象】东峤盐场

【莆田印象】东峤盐场

【莆田印象】东峤盐场

【莆田印象】东峤盐场

【莆田印象】东峤盐场

【莆田印象】东峤盐场

【莆田印象】东峤盐场

【莆田印象】东峤盐场

【莆田印象】东峤盐场

【莆田印象】东峤盐场

【莆田印象】东峤盐场

【莆田印象】东峤盐场

【莆田印象】东峤盐场

【莆田印象】东峤盐场

【莆田印象】东峤盐场

【莆田印象】东峤盐场

【莆田印象】东峤盐场

【莆田印象】东峤盐场

【莆田印象】东峤盐场

【莆田印象】东峤盐场

【莆田印象】东峤盐场

【莆田印象】东峤盐场

【莆田印象】东峤盐场

【莆田印象】东峤盐场

【莆田印象】东峤盐场

【莆田印象】东峤盐场

【莆田印象】东峤盐场

【莆田印象】东峤盐场

【莆田印象】东峤盐场




---END---


 

------------------------------------

图文|网然

---用镜头记录古建---


更多内容,欢迎关注:

【莆田印象】东峤盐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