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洋三对厝,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盖洋乡盖洋村。始建于清代,分别为为“庆园厝”(汝训厝)、“祥园厝”(汝器厝)和“隆园厝”(汝祥厝),为郑汝训、郑汝器、郑汝祥三兄弟所建。三座大厝比邻而居,呈“品”字形布局,总占地面积12000多平方米,各有房间百余间。盖洋三对厝规模宏大,整个建筑群主体结构保存完整。建筑中石雕、木雕、灰塑、彩绘十分精美,文化内涵非常丰富。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看完珠峰寨,驱车来到盖洋村寻访三对厝。三对厝背靠青山,周围水田环绕,颇有田园牧歌般隐世而居的意境。其选址理念古朴科学,既注重传统风水观,又注重周边自然环境的营造和融合。作为山地大型民居建筑,其占地面积大,功能区划分清晰,生产生活空间齐全。建筑主次分明,既讲究中轴线对称布局,同时又因地制宜布建使用空间。空间使用上等级分明,按长幼辈份分配。建筑装修装饰精美,集木雕、石雕、灰塑、彩绘、剪瓷红黑漆金为一体。门簪、门额、轩廊、大师壁、防溅墙、屋脊翘角上采用各种形式装饰丰富多彩的纹样。有人物、典故、民俗、瑞兽、花鸟鱼虫、琴棋书画、几何图案。文化内涵非常的丰富。
   
“三对厝”虽分别命名为“庆园厝”“祥园厝”和“隆园厝”,不过,后世还是习惯地以三兄弟的名字来区分。三对厝让人乐道就是其风水上的选址和布局,汝训厝地形如鲎,意喻后辈孝道;汝器厝地形似螃蟹,意喻八方来财;汝祥厝地形似卧牛,意喻牛气冲天。“雾隐名山观豹变,波翻秀水看龙腾”,此为三对厝之“汝器厝”门前楹联,可见三座古厝风水之考究。
 
 庆园厝,也称汝训厝,为郑氏三兄弟中老大郑汝训的家宅。始建于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占地面积约1902平方米,总面阔54.3米,总进深38.1米,堂横式格局。由厝前石铺通道、矮围墙及照壁、风水门庭、书院、内风水门庭、内空坪、正堂、厢房、双护厝及书斋、后轩、后楼等组成。老大的“汝训厝”地形如鲎,被称为鲎宅(一说为龙宅),此厝处于三对厝之中央,厝之中轴线正对着老二的“汝器厝”,显然不可能将正门开在此处。因而只能将第一道的风水门设置在厝边,此一歪也;而第二道门,门框、门楼也是歪的,此二歪也。两道门之间的走道,因而也是邪的。因此也有了“歪门邪道”一说。
   
祥园厝,也称汝器厝,为郑氏三兄弟中老二郑汝器的宅院。始建于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占地面积约2232.5平方米,总面阔59米,总进深41.5米,堂横式格局。由厝前石铺通道、矮围墙及照壁、风水门庭、书院、内风水门庭、内空坪、正堂、厢房、双护厝及书斋、后轩、后楼等组成。老二的“汝器厝”地形似螃蟹,被称为蟹宅,此厝处于三对厝之前方。因螃蟹恶石灰,所以不能用三合土这种由石灰调和成的传统粘合剂。所以此厝的飞檐不用翘角,均直通通一条线,与老三的“汝祥厝”的张扬飞檐形成鲜明对比。
   
隆园厝,也称汝祥厝,为郑氏三兄弟中老三郑汝祥的宅院。始建于清道光十年(1830年),占地面积约3588.6平方米,总面阔79.8米,总进深34.1米,堂横式格局,大小房间计200多间。由厝前石铺通道、牛刀石椭圆形放生池、旱门、空坪、排房及下堂、插屏门、天井厢房、正堂、护厝、书院、牛栏等组成。老三的“汝祥厝”地形似卧牛,被称为牛宅,此厝位于三对厝后方。厝门前一带即为牛头之所在,牛有牙齿,牙齿即为古厝前墙,且只能为矮墙。矮墙两旁呈弧形,喻指牛角弯弯。牛有鼻孔,但不能鼻孔朝天,因而矮墙江边开口为门,门不设门楼。又因牛喜饮水,矮墙前又有水塘一口。老三的“汝祥厝”也是三对厝最早兴建的一座。
 
---END---
------------------------------------
摄影|网然
用镜头记录古建,用镜头认知古建。
欢迎关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