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永泰风光】樟坂乡贤第(余潜士故居)

(2019-11-04 19:49:52)
标签:

网然映像

原创摄影

余潜士故居

省保

理学家

分类: 网然映像

【永泰风光】樟坂乡贤第(余潜士故居)


 樟坂乡贤第,即余潜士故居,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同安镇樟坂村樟板23号。清代后期建,整体建筑格局保存完好,由屋前池塘、上下厅及左右护厝、后部横屋组成,总面积2737.82平方米。主厅面阔七间,两侧有回廊,进深七柱,前出游廊并有后廊。樟坂乡贤第为清代著名理学家、咸丰元年特赐进士、乡贤余潜士的故居。余潜士及其儿媳张瑞贞均为著名教育家,其门人弟子等在闽台二地有较大影响。
 看完同安寨,对于同安寨张姓亲族间的亲善和睦让人印象深刻。原只是安排备选寻访的同安张氏宗祠(县保),决定还是去瞧一瞧。张氏宗祠离同安寨不远,只是大门紧闭,只能用无人机航拍了几张。接着驱车返回镇上寻访此次永泰行最后一处文物点樟坂乡贤第(余潜士故居)。 之前前往同安村的路上就看到路边余潜士故居的县保碑,折返驱车原路不久就抵达。
 樟坂乡贤第也就下厅还略有些古建筑样子,上厅已是比较现代民居。当然,原建筑本身也是清末的。整体并没有什么看头,由于近傍晚时分。考虑返程时间,对于樟坂乡贤第的附属文物余潜士墓和张太君墓(余潜士儿媳妇张瑞贞墓)也只有下次有空再来寻访了。余潜士故居出来,结束当天的永泰行,驱车返程。


【永泰风光】樟坂乡贤第(余潜士故居)

【永泰风光】樟坂乡贤第(余潜士故居)

【永泰风光】樟坂乡贤第(余潜士故居)

【永泰风光】樟坂乡贤第(余潜士故居)

【永泰风光】樟坂乡贤第(余潜士故居)

【永泰风光】樟坂乡贤第(余潜士故居)

【永泰风光】樟坂乡贤第(余潜士故居)

【永泰风光】樟坂乡贤第(余潜士故居)

【永泰风光】樟坂乡贤第(余潜士故居)

【永泰风光】樟坂乡贤第(余潜士故居)

【永泰风光】樟坂乡贤第(余潜士故居)

【永泰风光】樟坂乡贤第(余潜士故居)

【永泰风光】樟坂乡贤第(余潜士故居)

【永泰风光】樟坂乡贤第(余潜士故居)

【永泰风光】樟坂乡贤第(余潜士故居)




关于余潜士:
 余潜士(1784-1851),字时缵,号耕村,福建永福(今永泰)人,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生于辅弼(今同安镇)。幼孤家贫,少年即辛劳耕作,赖母黄氏抚养长大。
 嘉庆五年(1800年),余潜士奉伯父之命到福州读书,受业3年。嘉庆八年(1803年)至嘉庆十一年(1806年)独身在大洋乡高盖山旁苦学三年,自称高盖山人。道光六年(1820年)乡试中式举人,并赴京参加会试。畅游吴越齐鲁赵山川形胜,作《北行杂录》一卷。落第归后,又就读于鳌峰书院。其平生潜心研读小学(文字训诂学)和宋五子(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朱熹)之学,特别推崇朱熹学说,曾参加林敬庐、陈惕园等的“讲学会”活动,长期在福州魏氏寿泉精舍课徒。
 余潜士对教学认真负责,在福州执教30余年中,培养众多人才,学生们都交口称赞余潜士的学问及为人。归居家乡期间,热心公益事业,为乡民排忧解难,平息民间争端,并订立乡规民约,使邻里相安,盗贼灭迹。又勤于著述,著有《耕村姑留稿》6卷,《北行草》、《北行杂记》、《居官臆测》、《困学尔言》、《自鸣集》等共15卷。藏书数千卷,著有《务本堂书目》。
 咸丰元年(1851年),咸丰帝特赐余潜士进士出身,授文林郎。恩赐到福州时,余潜士恰已去世。因由凤池书院山长魏敬中在庆城寺主持丧事,备极哀荣。名宦林则徐十分赞赏余潜士的学识和人品,议请祀乡贤。咸丰四年(1854年),余潜士入祀乡贤祠并配祀孔庙。其遗著在光绪年间(1875~1908年)由儿媳张瑞贞整理汇编成《耕村全集》刊行。


新浪微博与微信公众号,欢迎关注:

【永泰风光】樟坂乡贤第(余潜士故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