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印象】蔡襄祠

标签:
网然映像原创摄影古建寻踪洛阳桥万安桥记杂谈 |
分类: 网然映像 |

蔡襄祠,全称宋郡守端明殿学士忠惠蔡公祠,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区万安街道桥南社区桥南街。始建于北宋,历代均有重修。现存建筑为清代重修,坐北朝南,三开间,三进深。建筑面积900多平方米。正殿中央为蔡襄坐像,坐像前为蔡襄亲笔书写举世闻名的《万安渡石桥记》碑刻两方,分立左右两侧。祠前两侧分别竖立两方巨碑,并建有碑亭。祠内后殿存有历代洛阳桥的一些构件及碑刻二十余方。蔡襄祠为纪念洛阳桥倡建者时任泉州郡守的蔡襄而建,为国保“洛阳桥”的附属文物。
蔡襄祠位于洛阳桥南的洛江区桥南街道,从桥头步行约五六分钟就能抵达位于一处上坡边的祠堂大门。蔡襄祠最大的看点就是蔡襄亲撰手书的两方《万安桥记》碑刻,这也是蔡襄祠的镇祠之宝。这也使得洛阳桥蔡襄祠(国保单位)成为福建多处蔡襄祠中份量最重的一家。


▼左侧巨碑为清代蔡致远撰《舆庆堂》记及《张公又南去思歌》碑,也分刻于巨碑两面……


▼右侧巨碑为清康熙军门提督、福建陆路军提督关中人张云翼亲撰重修蔡忠惠公祠碑记及怀蔡忠惠公七言古长诗,分刻于巨碑面……


▼祠前石柱上,镌刻着“架桥天地老,留笔鬼神惊”的楹联。为清光绪元年(1875年)黄贻楫所写……












▼蔡襄祠正殿,著名的两通《万安桥记》碑分立于左右两侧……

《万安桥记》碑,即《万安渡石桥记》碑,立于泉州市洛江区万安街道桥南社区蔡襄祠正殿蔡襄坐像两侧。始刻于北宋,为蔡襄自撰亲书。原为露天崖刻于岸左,宣和年间(1119-1125年)由在泉州任市舶司后为知州的蔡襄曾孙蔡桓拓本重刻两通碑刻立于祠内。碑刻全文共153字,用楷体书写,记载造桥的时间、年代、桥的长宽、花费的银两,参与的人物等,分刻在两石碑上,每碑高2.89米,宽1.46米,厚0.3米,碑字分为6行,每字长18厘米,宽15厘米。两通碑刻,一为损毁后,于1963年摹拟原作重刻;另一为北宋原刻。《万安桥记》碑,碑文简洁凝练,书法精湛,笔力雄健遒劲,刻工传神。誉为文、书、镌“三绝”。其在碑文书法历史上评价极高,《皇宋书录》说:“蔡公万安桥记,大字刻石最佳。”
《万安桥记》全
文153字,碑文记述了建桥时间、意义、资金来源,及其主要职员和竣工通行时间,以及郡民欢乐情况。蔡襄书写碑文时,表现十分谦虚的品格,没有吹嘘自己的功劳。碑文如下(原文无标点):
泉州万安渡石桥,始造于皇祜五年四月庚寅,以嘉祜四年十二月年来讫功。累趾于渊,酾水为四十七道,梁空以行。其长三千六百尺,广丈有五尺,翼以扶栏,如其长之数而两之,靡金钱一千四百万,求诸施者。渡实支海,去舟而徒。易危而安,民莫不利,职其事:庐锡、王实、许忠、浮图义陂,善宗等十有五人。既成,太守莆阳蔡襄为之合乐宴饮而落之,明年秋,蒙召还京,道由是出,因纪所作,勒于岸左。
▼传说中的两通《万安桥记》碑……






▼后殿存放了不少洛阳桥构件和碑刻……



▼姜志礼石像,姜志礼,字立之,号同节,丹阳人,万历十七年(1589年)进士,1606年起知泉州,曾修洛阳桥……

▼蔡锡石像,蔡锡,字廷子,今宁波鄞州人,明代知泉州府,曾修洛阳桥……

▼洛阳桥上宋代石塔构件,应该就是文保碑旁阿育王塔的构件……




▼匾额……

▼明代姜志礼题写的“芳流万古”石匾……

▼“芳流万古”石匾夹饰……

▼存于院内的张云翼石像(残件),张云翼,关中人,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授福建陆路提督,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重修蔡襄祠,并立《万安桥怀蔡忠惠公》诗碑……








新浪微博与微信公众号,欢迎关注:
![]() |
|
后一篇:【泉州印象】洛阳桥石塔(桥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