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印象】后山四王府

标签:
网然映像原创摄影王爷崇拜康元帅四大巡 |
分类: 网然映像 |

后山四王府,位于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临江街道新桥社区江滨北路。始建于清代,清光绪年间一度瘟疫猖獗,村民受染致命,村民公议请神镇瘟,以保村镜平安。遂前往池店许坑古灵殿奉请四大巡分灵来此立庙。百年间三易其址,历经重修。现存建筑为近年重修。庙宇主祀四大巡康保裔、玉公辅、李大亮、周铭中。配祀天后妈祖和田公元帅。后山四王府是泉州常见的一座四府王爷属地神信仰庙宇。
后山四王府与富美宫相邻不远,富美古渡口处步行几十米就抵达。庙宇不大,到达之时天色已暗。庙中村民热情介绍起庙的历史。庙宇县保都不是,原本想放在厚富宫博文一起更新,但村民讲解中得知也是一处颇有历史的王爷庙,于是就单独更新博文。










关于王爷信仰:
王爷信仰,主流观点认为,源于瘟神信仰。“瘟”即指瘟疫、疠疫等,是急性传染病总称,包括鼠疫、霍乱、疟疾等病症。古人认为,瘟疫流行,是瘟神、疫鬼作崇的结果。王爷即为古代的瘟神王爷。泉台地区称为“王爷公”,通称“代天巡狩”,多达360位。关于王爷来历,众说纷纭。有说为本周忠臣义士英灵所化;有说为秦始皇焚书坑儒时活埋的360名博士演变而来;有说为唐代360名冤死的进士,被赐以“王爷”封号,血食四方;有说为明末360位进士不愿臣服满清统治,集体自杀,成为瘟神,等等。传说虽各不同,但都为死于非命,曲折反映古人对于瘟疫的恐惧心理。闽南一带王爷常见有赵、康、温、马、萧、朱、邢、李、池、吴、范、姚、金、古、玉、岳、魏、雷、郭、伍、罗、白、纪、张、许、蔡、沈、余、潘、陈、包、薛、刘、黄、林、杨、徐、田、卢、谭、封、何、叶、方、高、郑、狄、章、耿、王、楚、鲁、齐、越、龙、殷、莫、姜、钟、韩、沐、虞、苏、宋、骆、韦、欧、廉、侯、周、万、萍、琼等100姓。’
王爷信仰是闽南和台湾地区最流行的民间信仰之一。台湾有近千座王爷庙,其信仰即源于闽南。每逢瘟疫流行,为了消灾禳疫,就要建王醮,送王船,毕恭毕敬的将把乘载王爷的王船放入大海,让王爷押送瘟疫远离家乡。有些王船漂流到台湾,见到大陆漂流来的王船,便在当地建庙祭祀膜拜。台湾王爷大多由此产生和传播而来。
据载:台湾苗栗县后龙镇先民于清朝同治八年岁次已巳年(1869年)农历六月初四辰七时由福建泉州府石头街文兴庙所供献的木造彩色帆船(称神船)莅临台湾苗栗县后龙乡,船上有龙王爷挂帅,天、张、沈、林、刘等七府千岁暨七府夫人(潘挂帅、苏文范玉李王)均为软身龙布雕成,里人接奉驻进合兴宫,此宫为开台始庙至今已有229年历史,其后在清朝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农历六月十三日及公元1908年(日据时代)岁次戌申年六月十四日上午又先后从泉州府富美宫,文兴宫供献神船莅临该地。文兴宫神船上的四府千岁(萧廉刑沈)暨四府夫人(朱李林姚)台湾合兴宫自清朝同治至光绪年间先后接奉三艘泉州府(其中二艘均为文兴宫供献无人驾驶彩色神船。台湾华林镇顺天宫也接奉一艘王船,王船神像的雕刻木料据说甚具药效,当时乩童常挖些神像底座的粉屑末和药,致使多尊神像的底座挖空成洞,并以木板或铁皮补填,是另为一大特色,颇具传奇神秘性。
王爷信仰在泉台地区影响很深,藉王爷信仰转为保护神祈求平安,保佑地方福址,鼓励对外经济发展。作为与泉州港关系十分密切的法石一带的人们,就选择历代忠烈为自己的保护神。由於元、明、清历朝对王爷崇奉倡导,王爷宫庙已遍各地,对王爷信仰的兴盛,其地位的提高开始于元朝以前,一直延续到近代。
闽南地区王爷崇拜是一种属地神信仰,其具有浓厚的道教色彩,在福建民间有很大的影响。王爷庙遍布沿海各地,供奉三尊的称“三王府”,四尊为“四王府”。
现在王爷崇拜已由原来代天巡狩施瘟降疫慢慢转为解厄赦罪,逐疫驱灾。又进一步向医救苍生,拯民赐福转变。
新浪微博与微信号,欢迎关注:
![]() |
|
前一篇:【泉州印象】富美宫
后一篇:【泉州印象】开元寺祖师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