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印象】兴角宫
标签:
网然映像原创摄影吴圣天妃三妈宫三妃宫 |
分类: 网然映像 |

兴角宫,也称兴角祖宫,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游洋镇兴山村上宫自然村。始建年代不详,重建于明清。建筑坐东向西,由下厅、左右庑廊、上厅等组成,占地面积248平方米。下厅面阔五间,进深三柱,抬梁式梁架,悬山顶;上厅面阔五间,进深四柱,抬梁、穿斗式梁架,悬山顶。宫内保存瓜棱形石柱,覆莲石柱础,用材粗壮,系宋代构件。殿内主祀吴圣天妃、妈祖、临水夫人三位福建女神,配祀张公法主、义勇普济侯。兴角宫为吴圣天妃信仰的发源地。目前,全球共有800多座分灵宫庙,信众1000多万人。
吴圣天妃是福建地区早于妈祖的一位信仰女神,其信仰文化主要发源地即为兴角宫。兴角宫在宋代又陆续加入陆上女神临水夫人陈靖姑、海上女神妈祖娘娘林默,成为莆田最早一座同时祀奉三尊女神的宫庙,兴角宫也被称作“三女神庙”或“三妈宫”、“三妃宫”、“三后宫”等。《仙溪志》载:“三妃庙”一是顺济庙,内奉天妃妈祖,本系湄洲林氏孝女,为巫,能知人祸福,殁而入祠之,航海者有祷必应;一是昭惠庙,内奉吴圣天妃吴媛,本系兴化女巫,自尤溪来,善禁咒术、医术、天文水利,殁而入祠之;一是临水夫人,内奉仙妃陈氏靖姑,系汾阳人,生为女巫,善解妇幼之苦痛,殁而入祠之。三女神灵迹各异,为邑人合而祠之。
国庆假期第三天,早上天气尚可。按计划前往仙游,准备将仙游最后一处未到访的省保给扫了。导航驱车前往兴角宫所在的兴山村,原以为是走高速,结果导航走的确是县道。兴角宫外观略显普通,因导航GPS信号弱,跟着一队游玩的车队进入村中,经过兴角宫时真没想过它就是此行目标。直到跟着车队到一山脚停车时,一车主告之我走过了,刚刚路过看到的那座建筑就是兴角宫。




















天妃殿,位于兴山村兴角山峰顶(离兴角祖宫约二里)。重建于2012年,由信众捐资重建。殿宇规模宏伟,面朝大海,四周层峦叠嶂。站在殿前,可远望莆田九华山。天妃殿,由涵江区哆头信众乡民领衔捐资,奉祀吴圣天妃以及义勇普济侯吴兴与马洋将军。2015年在天妃殿不远辟有兴角山广场,广场正中立有一尊高达20.15米的吴圣天妃铜像。吴圣天妃铜像是目前全球最大的一尊吴妈铜像。
……

▼山顶处的吴圣天妃铜像,高20.15米,是目前全球最大的一尊吴圣天妃铜像……



▼吴圣天妃铜像于2015年奠基……

▼铜像基座台内大型钢座构件……


▼山边石亭……









关于吴圣天妃信仰:
吴圣天妃,原名吴媛,民间亦称吴妈、仙姑妈,又因她在吴家兄妹中排行第四,故又称吴四娘。唐贞观二十三年(649年)生于江苏浮海白鹤村吴家庄的一个中医世家。她从小跟父亲学医,上山采药,还同兄长一起延师教习。她20岁那年因抗婚南逃,途中遇云游真人传授,学得玄门奇术,之后流浪行医,且行且修炼,次年入闽,在仙游兴角山结庐而居。她悬壶救治百姓,并带来江南先进农桑、养殖等技术,惠及方圆百里。她还与兄长吴兴一起治水斩蛟龙。吴兴罹难后,她依然云游四方扶危救难。唐开元二年(714年)六月初一,她羽化于游洋兴角山峰顶。当地百姓为感念她的恩德,在兴角山修建吴妈祠奉祀她。唐玄宗爱妃江梅妃启奏吴四娘在莆仙之功绩,于是朝廷御封她为“吴圣仙妃”。次年,四方百姓纷纷前来祭拜吴媛,与兴山民众共同捐资,把吴妈祠扩建为兴角宫,并尊称吴妈是八闽大地第一尊女神和医圣。
宋淳熙年间,朝廷赐额“昭惠夫人”,此后不少地方建起“昭惠庙”。(明)周华《游洋志》载:“昭惠庙在县西兴泰里之西音(属庄边)。神姓吴,巫家之女,来兴化。宋熙宁、元丰间,兴角间村口罅山魈为祟,吴氏力为禳除,一境赖以平安。没后灵显,里人相率而立庙焉。绍兴十六年,虔、汀草寇侵迫县治,民心惶怖,请命阴为兵卒以御之。贼遥顾四山草木皆兵,惊恐遁去。淳熙中,邑士郑耕叟俱述前后以闻,赐额‘昭惠夫人’。绍兴二年,都使者复以状上,诏封‘顺应夫人’。开禧元年春旱,种不入土。至首夏,权知兴化军者贺次章就夫人庙中请祷,期以三日内为应。越三日,甘霖沾化及一郡,郡邑上其事以闻,至开禧三年,加封为‘灵顺昭应夫人’。”又据载,宋淳祐二年(1242年),吴媛被加封为“妙应灵济夫人”,淳祐五年(1245年),晋升为“吴圣天妃”。
新浪微博与微信号,欢迎关注:
|
![]() |
|
前一篇:【莆田印象】木兰陂(北宋)
后一篇:【莆田印象】李富墓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