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印象】小黄楼

标签:
网然映像原创摄影黄璞故居梁章钜故居陈寿祺与赵新 |
分类: 网然映像 |

小黄楼,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三坊七巷黄巷36号。始建年代不详,史载东晋永嘉之乱,衣冠南渡,中原黄氏入闽聚居此巷,黄巷因此而得名。唐进士、崇文阁校书郎黄璞居此,建楼阁曰黄楼;清雍正年间至乾隆前期为林枝春所居;乾隆后期至嘉庆年间归梁上治、梁上国兄弟,后传梁章钜;后其女梁环姿、女婿赵新居之;鳌峰书院山长陈寿祺曾居此。花厅为双层楼阁,面阔三间,进深五柱,穿斗式木构架;梁架上描龙绘凤,楹门窗户都用楠木,做工讲究,雕刻精巧。楼上走廊两侧对向出挑露台,通连假山。楼两侧靠墙是糯米与三合土制成的雪洞,至今保护完好。楼前天井,对面太湖石垒成的假山,小巧鱼池,拱形小石桥跨越其上,桥栏板上刻“知鱼乐处”四字,水清见底,群鱼游弋。东侧一座半边凉亭,垂柱上刻有松鼠、燕雀、蜻蜓、谷穗、玉米等,亭周12个悬钟,各尽其致。庭内修竹数行,花木扶苏,环境清幽,格调高雅,具有江南园林的特色。整座花园四周围墙,自成院落,园内有一株珍贵的古芒果。梁章钜为中国楹联大师,是清代各省督抚中著述最多者。
小黄楼现作为中国涉台楹联博物馆,存放有乾隆年间进士刘墉、民国大总统徐世昌、北洋军阀首领冯国璋等人的楹联、牌匾百余块。

























▼纪晓岚题匾……

▼徐世昌题匾……

▼冯国璋题匾……

▼黎元洪题匾……


关于梁章钜:
梁章钜(1775~1849年)字闳中、茝林,号茝邻,晚号退庵。祖籍长乐,清代徙居福州城内。14岁入鳌峰书院。清嘉庆七年(1802年)中进士,授庶吉士。嘉庆十年(1805年),任礼部主事。嘉庆十二年(1807年),掌浦城浦南书院讲席,次年,入福建巡抚张师诚幕府。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经考选任军机章京。道光二年(1822年),授湖北荆州知府兼荆宜施道,升淮海河务兵备道,调署江苏按察使。道光五年(1825年),管理盘运漕粮总局,将滞漕200万石米全数盘运渡黄河北上,节省运费32万两银,升任山东按察使。次年,调任江苏布政使。江苏任职8年,曾4次代理巡抚,政绩斐然。道光十一年(1831年),江淮大水灾,难民沿江聚集苏南,日达万人。章钜率属捐廉募款,一面派船护送,一面设厂留养,自捐给难民棉衣万件,将难民全部资送北返。同年,修复练湖牌坝,筹款兴修孟渎、得胜、澡港三河水利。道光十二年(1832年)四月,奏请回福州养病;修葺旧居黄巷小楼,名为黄楼;在宅左建“东园”,有亭台楼榭之胜。道光十五年(1835年),奉召入京,授甘肃布政使。次年,升广西巡抚兼署学政。道光十八年(1838年),上疏主张重治鸦片囤贩之地,强调“行法必自官始”;并积极配合林则徐严令梧州、浔州官员捉拿烟贩,采取十家连保法,杜绝复种罂粟。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亲自带兵防守梧州,并增兵浔州、南宁,运送大炮支援广州防务。曾上疏抨击琦善在广东“开门揖盗”,歌颂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第一个向朝廷提出以“收复香港为首务”的主张。同年,调任江苏巡抚,带兵到上海,会同江南提督陈化成部署抗英,组织宝山、上海、川沙、太仓、南汇、嘉定等地兴办团练,严密设防,使英军未敢妄动。同年八月,署理两江总督兼两淮盐政。十一月病发,专折奏请开缺调理,先后寓居扬州、浦城、温州。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病逝。平生纵览群籍,能诗善书,谙于掌故,又精鉴赏,富收藏,好金石;50余年著作不辍,为清代各省督抚中著述最多者。计有《经尘》、《夏小正通释》、《论语集注旁证》、《孟子集注旁证》、《文选旁证》、《三国志旁证》、《制义丛话》、《楹联丛话》、《枢垣纪略》、《退庵随笔》、《归田琐记》、《浪迹丛谈》、《清书录》、《称谓录》、《南省公余录》、《金石书画题跋》、《藤花吟馆诗钞》、《梁氏诗存》等70余种。
莆田市寻访过的黄璞故居:
前一篇:【福州印象】王麒故居
后一篇:【福州印象】衣锦坊水榭戏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