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印象】林峬石碑

标签:
网然映像原创摄影林峬林墩地名碑常挺与林显龙 |
分类: 网然映像 |
关于林峬石碑考证资料:
立“林峬”石碑者林显龙是谁呢?
南宋宰相(涵江黄巷人)黄镛撰文,状元(阔口人)陈文龙书写的《黄安人墓志铭》刻记:“安人□□□□裔出绍兴伦□后,析居水南(今黄石),曾大父□□潜德弗耀大人武□□□授父□□领将包簿伯父□□建阳丞命安人为□子及□归于□承议郎前通判琼州军州事林显龙。安人秉性温而……。”
林显龙,宋代林峬(今林墩)人。官居承议郎前琼州军州事通判。据上资料可判断,黄安人为林显龙之妻,黄安人为南宋宰相(涵江黄巷人)黄镛有密切血缘关系。林显龙与黄镛是亲戚关系。
大石碑“林峬”的书写者是常挺又是谁呢?历史上有几个名叫“常挺”的呢?查《古今同姓名大辞典》。历史上仅一个名叫“常挺”的。
1、国家正史元代编撰的《宋史·列传》“常挺”条记载:“常挺,字方叔,福州人。嘉熙二年(1238年)进士。历官为太学录,召试馆职,迁秘书省正字兼庄文府教授,升校书郎。轮对,乞以李若水配享高宗。改秘书郎兼考功郎官,出知衢州,拜监察御史兼崇政殿说书。疏言边阃三事:曰辟实、曰奏实功、曰招兵。朝廷二事:曰选良吏、曰擢正人。……迁太学少卿兼国子司业,兼国史编修、实录检讨兼直舍人院。迁起居郎,权工部侍郎兼直学士院。迁工部侍郎、给事中。右谏议大夫陈尧道论罢。以宝章阁直学士知漳州,改知泉州,权兵部尚书兼侍读,权礼部尚书兼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进〈帝学发题〉,迁吏部尚书。咸淳三年(1267年),授同知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封合沙郡公,拜参知政事。四年(1268年),致仕,寻卒,赠少保。”
2、福建省第一部省志明代莆田人黄仲昭的《八闽通志·人物·福州府》“常挺”条记载:“常挺,字叔,连江人。举进士,累官监察御史。疏言边阃三事:曰辟实才,曰奏实功,曰招实兵;朝廷二事:曰选良吏,曰擢正人。又言:‘愿陛下深思宏远之规模,奋发清明之志气;立纲陈纪必为万世之法程,昭德塞违以示百官之宪度。’累迁宝章阁直学士,知漳州,改泉州,权礼部尚书。进〈帝学发题〉,迁吏部尚书。咸淳中授同知枢密院事,封合沙郡公,拜参知政事,寻致仕。卒赠少保。”
3、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清代康熙版《福建通志·福州府·人物》“常挺”条记载:“常挺,字方叔,连江人。嘉熙进士,历官太学录,累迁监察御史兼崇政殿说书,疏言边阃三事,朝廷二事,言皆切中时务,迁太常少卿,累官工部侍郎,为谕者所攻,以宝章阁直学士出知漳州,召为兵部尚书,擢权礼部尚书,官终参知政事,封合沙郡公。”
4、民国版《中国人名大辞典》“常挺”条记:“常挺,宋连江人,字方叔。嘉熙进士。为御史,言边阃三事:辟实才,奏实功,招实兵。朝廷二事:选良吏,擢正人。进拜参知政事,封合沙郡公。有〈诸儒性理文锦〉。”
5、福建名人专著《福建名人词典》“常挺”条记:“常挺(?-1268)南宋大臣。字方叔。连江人。理宗嘉熙二年(1238年)进士。历官校书郎、秘书郎、监察御史兼崇政殿说书。……后权兵部尚书兼侍读,权礼部尚书兼同修国史。进〈帝学发题〉,迁吏部尚书。度宗咸淳三年(1267年)授同知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所撰〈诸儒性理文锦〉,录宋儒性理之文……”。
6、最大型的宰相专著《中国历代宰相传略》“常挺”条记:“常挺(?-1268年),字方叔,福州人。1238年举进士。初仕太学录,校书郎。出知衢州,拜监察御史。……升太常少卿、工部侍郎、给事中。以宝章阁直学士知漳州,改知泉州,权兵部、礼部尚书兼同修国史。升吏部尚书。1267年拜参知政事。”
7、福州鼓山有一处摩崖石刻刻文为:“咸淳改元后中秋四日,东轩常挺解温陵印来游此山,男清子侍。自城来会者陈斗应、林文仲、徐武叔、至叔、宾叔……。”
黄荣春在《福州摩崖石刻》中介绍说:“常挺(?-1268),字方叔,号东轩,连江人,唐观察使常衮十八世孙,嘉熙二年(1238年)进士,历知漳州、泉州,权礼部尚书,迁吏部尚书,授同知枢密院事,封合沙郡公,拜参知政事,卒谥少保。”
从以上有关的国家正史、地方志、名人辞(词)典等资料里可以看出常挺满身都是官职,最大的官职是“参知政事”。什么叫做“参知政事”呢?
《辞源》“参知政事”条的解释是:“宋于宰相外,别设参知政事,为宰相的副职。”
《辞海》“参知政事”条的解释是:“宋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以参知政事为副相。”
《中国历史大辞典·宋史卷》“参知政事”条的解释是:“宋以同平章事为宰相,乾德二年(964年)置参知政事为副宰相,辅助宰相处理政事。其后权位逐步提高。”
《中国历代官制词典》“参知政事”条的解释是:“为副宰相的职称。唐武德、贞观间,以尚书省左右仆射、侍中、中书令为宰相,以他官参议国政,称为‘参议政事’、‘参议得失’,或称‘参知政事’。位次于宰相,……为中央最高政务官。”
简言之:“参知政事”官就是宋代副宰相官职。相当于现在国务院副总理的级别。
![]() |
|
前一篇:【南平风光】武夷山摩崖石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