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看完《唐山大地震》,回来迫不及待的要写些文字。
很棒,很棒,很棒。
先说那部分灾难戏,虽然很短,但却感觉比《2012》还要来得真实、可怖,让人心悸。
徐帆和陈道明,两个老戏骨,把姐弟两条线压得扎实、稳当。几场感情爆发的戏,直撼心灵。
徐帆的感情戏一波接一波,到最后给自己的女儿跪下达到了一个最高潮,这也是为什么影片把姐弟相认的戏给省略了,因为对于一个年轻演员来说,张静初还没能力接连控制两场感情戏,所以给观众的感觉,是收、收、收,直到最后片尾,她的情感才倾斜而出,不过力道还是弱了些。
陈道明的两场戏特别好,一场是出手打陆毅的戏,还有一场是女儿多年第一次回家,他坐在沙发上突然对着女儿“爆发”,把父亲对女儿的爱表达得淋漓尽致。真实,相当真实。
另外不得不提片中徐帆的台词,很出彩,不知道是编剧最初的杰作,还是在拍摄中,徐帆用心琢磨的结果。几段怀念丈夫的对白,让观众觉得话说的实在又有趣,但实在的说,是微笑着在哭泣,更让人心酸。
在影片后半段出现的刘莉莉,扮演了一个汶川地震中被埋孩子的母亲,虽然只是短短的一场戏,足见演技和功力,看得人撕心裂肺。反倒张静初的表现就好勉强了。
片尾,还以为会是尚雯婕的电影主题曲做结,没想到,冯小刚让人意外的用了王菲的《心经》,为什么?为什么在电影宣传中一直没有提到这一点呢?这也不是王菲和冯导的第一次合作了,当年的《大腕》主题曲就是王菲演唱的《白痴》。
想来,冯导选择《心经》是很对味的。
第一,电影后半段是一波又一波的感情戏,特别到最后,母女俩的感情戏先后达到高潮,这时,如果再来一段煽情的主题歌,那就过了,口太重了,让观众味觉失效。《心经》的旋律、节奏和意境是收,而且作为片尾曲要能收的住。冯导的选择是正确的。
第二,王菲这次的演唱很是朴实,以至于开始我并没有听出来是《心经》,并且是王菲的声音。是啊,这里不需要华丽的唱腔、不需要多特色的声音。《心经》本就要这样朴实的来表达,电影片尾也需要这样朴实的声音来作结。王菲的表现是正确的。
第三,汶川地震后,一心向佛的王菲曾飞到香港和大家祈福诵经,虽然对《心经》的深层内涵不很了解,但我觉得《心经》却也是生者向过去的亡者最好的一种表达。
片尾曲,王菲的声音,真是一种意外的惊喜。
《唐山大地震》因此显得更加丰富完美。
虽然片中仍然有些道具细节的处理,有穿帮之嫌,但也不误《唐山大地震》会成为一部经典之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