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2008的打球成绩
(2008-12-04 09:26:12)
2008年打球26场,总杆数2545杆,平均97.88杆。
年初开始的铁杆训练,一直到了11月,才开始尝试多用手指握杆。才发现确实有效。
之前的上杆调整,站姿调整,站位调整都似乎改观不大。稍微好一点,但是没有实质的改变。
铁杆在整个年度还是没有距离,击球不扎实,有时连方向都不能保证。
直到11月,突然看见观澜湖的辛蒂.瑞在教学节目上,在手套上画了两道线,显示了握把在手掌中的位置。我以前倒是听到过这种做法,但是没有尝试。于是那个周的练习,我尝试了一下。果然,比手掌握杆时,全身更能发力,击球也扎实了。只是出现了严重的左曲。不过,哪怕是左曲,看见小白球画出的漂亮曲线和较远的飞行距离,我心里也很高兴。
但是,按照以前的经验,这个调整能否持续地稳定地显示作用,还是要实践一段时间。
有幸在北京大运河球场进行了两次调整后的实战,结果是铁杆大有改观。距离,弹道,击球的扎实感都有明显改善。尤其有几杆,我自己在击球前都没有想到能ON上果岭。印象最深的是:长草,150码左右,我用5号铁杆,用调整后的手指握杆方法,用力一击,球上了果岭,停在球洞5码处!这对于一直被铁杆烦扰着的我,简直是奇迹。
长铁的准确ON果岭,是很关键的问题。在第二杆的距离超过150码以上的情况下,我是很烦恼的!
假设400码的4杆洞,我的1号木杆开出220码的距离,剩下的180码,往往要用到3号木杆或者5号木杆。但是如果能用4号铁杆或者是5号铁杆能打到这个距离,哪怕是不能打到,落在果岭前也行。(果岭周边往往是我的强项,嘿嘿)。调整后,如果铁杆的距离,弹道和准确性都有提高,那么我就会改变3上2推的惯用策
略,以后就要调整为,有可能就攻果岭的策略。(哪怕是10个4杆洞,有5个洞能第二杆攻果岭也行)
现在看来,4杆洞的距离问题似乎就要解决了!(明年一定要好好打!)
所以嘛,最近心情不错!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