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适合做志愿者嘛?也许调查数据说了算

标签:
杂谈 |
关于援助人员的心理筛选测试
发生于2008年5月12日的中国四川大地震,令无数人痛失家园,数万生命就此消逝,也给生者留下了无尽的伤痛。救灾,重建、恢复,其路漫漫。
在巨大的自然灾害面前,人们的心,拉得异常地近。人们以不同的方式提供援助。大批的志愿者去了灾区,回来,又准备再出发;还有为数众多的热心人士,正在整装待发。然而,救灾工作是一件性质特殊的工作,操作不慎的话不仅会给救人者本身带来伤害,还有可能阻碍救灾工作的顺利开展。由于缺乏相应的工作人员测量工具,这给救灾机构提出了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如何挑选合适的志愿人员,以及把他们安排在适合的岗位上?
一群在国内外研究人事管理及组织行为的华人心理学者,从人力资源调配的角度出发,正在努力开发一套心理测量工具,通过整体评估参加者的性格特质与专长技能,协助救灾机构筛选出那些从人事心理学角度看适合去灾区从事一线救灾重建任务的人员,以及让这些机构能初步了解所属人员的能力,作出更为合理的人力调配。我们期望这套心理测验不仅能够在目前四川的救灾工作中发挥作用,而且能够在我国以后的各项救灾工作中发挥作用。
为了完善本项心理测验,我们需要您帮助检验这项测验的有效性。如果你愿意提供帮助,请您完成以下的网络心理测验。这项测验耗时约10分钟。虽然完成这项测验并不会给您个人带来任何好处,但您无疑是在间接地帮助本次地震的灾民,以及我国将来可能发生的任何灾难中的灾民。我们将对您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完全保密,不会透露给任何机构,只有我们研究人员才能够得到这些信息。
在这项心理测验的最后,我们希望获知您的电邮地址或其它联系方式,以便我们随后与您保持联系,有可能的话安排其它的测验。当然,如果您不希望我们再联系您,您也可以不提供这些信息。在此测验的过程中,您有权随时可以选择退出我们的研究。
如果您对本研究有任何疑问,请联系许志超(huiharry@hku.hk,+852 28592291,香港薄扶林道香港大学心理学系)。 如果您对自己作为一名研究参与者的权利有疑问,请联系香港大学人类研究伦理委员会(非临床学院)(+852 22415267)。
Emergency Relief Volunteer
Questionnaire
救灾志愿者问卷,点击链接开始参与调查:http://www.hku.hk/psychology/om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