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成长期的特点和挑战
(2011-11-22 16:12:32)
标签:
知识杂志企业管理企业成长发展期特点与挑战 |
其实,这个问题,学过管理的人士或者具体管理过企业的人士都有一定的体会。这里所说的是一些基础的常识,可以供一些创业者了解、学习,也算是提个醒吧。
创业成功后的企业,顺利地闯过了生存关后,往往会有一段快速成长的阶段。但这时候的企业会相继面临四道坎的挑战,如果企业攀登不过去,就会一落千丈。
我们知道,一个企业从诞生开始,一般要历经几个大的阶段:生存期、成长发展期、衰败期。这里主要谈谈成长发展期的特点和挑战。
在生存期,有企业新生的兴奋,经过了自己的体验终于初步见到成果了,一切都循规蹈矩、一步一个脚印地努力拼搏。
在成长发展期,企业规模会按照自己的发展模式运行或扩大,业绩增长。要是得益于创建行业时机的天时,或占有了地域优势的地利,或调动了各类人等的人和,往往会产生很大的商业效益。但是处于成长发展期的企业,大有大的困惑,小有小的难处,牵涉到员工、客户、股东、供应商、经销商、甚至地方政府(包括大小官员)的饭碗和兴衰。
企业要做大做强,除了本身的利益外,还有企业的社会效益问题,突显下面提到的是四道坎。
第一道坎:克服自身的单薄体质,有待于锻炼和健壮。
企业刚建立不久,生存期中习惯了靠拼价格、打广告、抓产品、靠人脉销售的企业家,经常遇到自己企业“缺钙”现象:一是缺乏与国际化、现代化接轨的管理机制,即规范的管理制度、流程。包括对人员、业务、资产的科学管理技能的全面提升。
当务之急是抓住有利的时机,居安思危,快速提升自身的经营管理素质,让自己的内涵丰富起来,也就是练好身体、增强体质。在感到企业发展有困惑的时候,不能一意孤行,认为自己什么都是行家,而要博采众长、广纳贤言,勤于思考。好比请医生帮自己体检,不是讳疾忌医,更是防患于未然。
第二道坎:唯我独尊的“自恋”开始滋长。
企业快速发展,是激励人心的重要因素。但是企业长大以后,老板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增长了“自恋”情绪,过分的自恋自爱,在本应该看清楚的地方却熟视无睹,在本应该兼听则明的地方充耳不闻,在本应该为别人、为未来考虑的地方却鼠目寸光、夜郎自大。企业家感到自己是成功的,没人可以影响他;感到规章制度还不如自己一个人决断有效,开始滋长“我行我素”的权威;听不进来自下层的意见和建议;制度成为一纸空文;看不到企业环境中的机会和威胁而不思进取,或者认为“小富即安”。
第三道坎:心态躁狂,要么急于求成,要么头脑发热而耐不住寂寞。
企业快速发展之后,企业家会过多地注重“做大”,这本来并没有错。可是,在这个阶段,资产收益率和利润增长率等指标尚显得不足。看不到这一点的企业家会浮躁而头脑发热、耐不住寂寞,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维护和扩大现有的市场,而盲目地到处投资,或者涉足自己并不擅长的行业来个“多种经营”,战线拉得较长,顾头不顾尾。有位企业家曾经说过:“做企业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这句话应该是对的。
企业家应该“留一份清醒不留一份醉”,只有把基础做结实了,才有地面建筑的坚固稳定。
第四道坎:家族式管理模式越来越不顺手。
尤其是民营企业,十分普遍的现象是企业不仅为家族成员所拥有,并且企业为家族成员所控制。家族企业有其一定的生命周期,在企业初建的时候,由于启动资金的需要、管理人员的缺乏,加上外界的信心不足等原因,家族成员曾经起到比较大的作用,家族成员既作为员工的一份子,也担任了一些比较重要的职务。在企业成长发展期,产生了一些与现代企业管理不相适应的现象,比如:家族成员之间财产关系模糊,激励机制难以行有实效;家族成员再也无法进行资本的集聚;由血缘关系连接起来的管理架构,使企业家碍于面子很难严肃管理;所有者和经营者的信息不对称,因而造成管理成本高……如此等等现象严重地阻碍了企业的发展。
以上所说的并不是危言耸听,事实可以作证,创业者不可不知,不可不加以克服。
“为企业之道,小者求利,大者重势;小者谋阵,大者运局;小者唯实,大者善虚。”
“无论如何,企业能活下来,就很不错;能有快速发展之历史,已经傲立群雄了。但,一个企业家,一个企业,要从做生意到做事业,从重视利益到重视价值,从个人意识到群体觉悟,这种跨越,虽然豪迈,却倍艰辛。只有那些真正有眼光、有胸怀、有胆魄的人,才能不惧挑战,……去坚定地迈向那一览众山小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