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款广东的鸡:东江盐焗鸡、玫瑰豉油鸡

标签:
知识杂志美食盐焗鸡豉油鸡 |
东江盐焗鸡
首创于广东东江一带。300多年前的东江地区沿海的一些盐场,有人把熟鸡用纱纸包好放入盐堆腌储,这种鸡肉鲜香可口,别有风味。后来东江首府盐业发达,当地的菜馆争用最好的菜肴款待客人,于是创制了鲜鸡烫盐焗制的方法现焗现食,因此菜始于东江一带,故称这种鸡为“东江盐焗鸡”。
当年客家人在南迁过程中,搬迁的地方经常受异族侵扰而难以安居,于是被迫又搬迁到另一个地方。在迁徙的过程中,为了便于携带,便将家禽宰杀放入盐包中。起初,客家人将宰净后的原只鸡先用盐堆腌制封存,食用时直接蒸熟即可(即现在的“客家咸鸡”)。后来据传有一位客家妇女儿女多,其中一位小孩体弱多病,因当时缺乏各种营养食品,那妇女就将用盐腌制后的鸡,用纸包好放入炒热的盐中用砂煲煨熟,小孩食用后,身体逐渐恢复并逐渐强壮起来,后来参加科举考试中了状元。盐焗法成为客家菜的特色烹调法。
制法独特,味香浓郁,皮爽肉滑,以沙姜油盐佐食,风味极佳。色泽微黄,皮脆肉嫩,骨肉鲜香,风味诱人,是宴会上常用的佳肴。口味: 咸鲜味,色微黄、皮爽肉滑,骨香味浓。
重1500克左右的肥嫩项鸡1只(毛黄、嘴黄、脚黄、下过蛋的母鸡称项鸡)、姜片、葱条各10克、香菜25克、粗盐2500克、精盐13 克、味精7克、八角末、沙姜末各2.5克、芝麻油1克、熟猪油120克、花生油15克、纱纸2张。
1. 小火烧热炒锅,下精盐4克,炒热后放入沙姜末拌匀取出,分盛2 小碟;
2. 每碟加入猪油适量,作佐料用;
3. 余下猪油,放入味精、香油、精盐5克调成味汁;
4. 把纱纸一张刷上植物油待用;
5. 鸡宰杀,煺毛,去内脏,洗净,晾干;
6. 晾干的光鸡斩去趾甲和嘴上硬壳,在翼膊两边各划一刀,在颈骨上剁一刀,不要剁断;
7. 然后用精盐3.5 克擦匀鸡腔内,加入姜、葱、八角,先用未刷油的纱纸裹好,再包上已刷油的纱纸;
8. 旺火烧热炒锅,下粗盐炒至高温,盐略呈红色时取出1/4 放入沙锅内,把包裹好的鸡放在盐上,然后把余下3/4 盐盖在鸡上面,加锅盖,用小火焗(焖)约10 分钟;
9. 取清水75毫升,从沙锅盖边注入,不可揭盖,再焗10 分钟至熟,取出,去掉纱纸;
10. 将鸡的皮和肉分别撕成片状,鸡骨折散,加入味汁拌匀;
11. 以骨垫底,肉置中间,皮盖在上面,砌成鸡的形状;
12. 香菜消毒后伴在碟边即可,食时佐以沙姜油盐。
心得
1. 用瓦煲效果比较好,因焗的过程会令鸡只的皮变脆,而且可以不用锡纸铺底。
2. 如鸡的重量在2斤左右,焗10分钟已足够。盐的分量亦应与鸡只相等。
3. 改良焗制法:先将宰好的鸡用细盐涂抹鸡体内外,然后将鸡用明火隔水蒸熟,再将鸡斩件。另用猪油或花生油,调味粉拌和原蒸鸡的汁煮滚成稠汁,盛大碗内,将斩好鸡块逐件沾香料油汁,砌放盘内。
鸡肉有温中益气,补精添髓,补虚益智的作用。
制作提示
1. 本菜需用纱纸2张;
2. 因有用粗盐焗鸡的过程,需准备粗盐2500克;
3. 盐鸡工艺有三,不论用那种制法,吃盐鸡时佐以沙姜油盐,味道更加香美;
4. 盐法:是正宗的传统制法,如本书所载,成品色味具有盐鸡的各种优点,但微带氯的特殊气味;
5. 气法:将沙姜、精盐、麻油等调好涂在鸡腔内外。蒸15 至20分钟,此法快捷便当,肉香也滑,但不够爽口;
6. 水法:把鸡放在热汤内浸熟后,撕离骨,肉、皮用麻油,精盐等味料拌和,再砌成鸡形上碟。此法肉滑皮爽,但香味稍次于传统盐鸡。
玫瑰豉油鸡
特色
材料
调料
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