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唐僧和孙悟空之间的关系谈“控制职能”

(2010-06-08 13:54:46)
标签:

春秋视点

控制职能

《西游记》中,唐僧带着三个徒弟去西方取经,途中经历了九九八十一次磨难,唐僧对孙悟空的控制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控制方法是体罚。
    当孙悟空会花果山而成为齐天大圣大闹天宫后,唐僧采取了一种体罚的做法。如果孙悟空出现错误或者意见不同的时候,唐僧就使用紧箍咒,让孙悟空受到头疼的折磨。此时,孙悟空为了制止头疼是嘴上答应唐僧的管教,却并非发自心底。
    现在管理中,尽管管理者已经不敢使用体罚的方法了,但是他们仍就使用其他惩罚的方式,使被管理者接受痛苦。如:扣工资、奖金。这种惩罚的实质上是以剥夺被管理者的劳动回报为条件的一种体罚。因此,被管理者虽然接受了惩罚,却并不见得是真心感悟。无形之中在心理积下了小怨。
二、两者之间关系的失衡。
    两者的关系上,唐僧具有绝对的控制权。在他的主观意识下,凡是他认为对的就对,他认为错的就错。如果出现反抗就是对他权威的一种挑战,紧箍咒是必然要念的。
管理者在树立权威的时候,往往容易陷入一个固有的观念里:先下结论,用这种方式来取得主动权,巩固权威。即便是唐僧的判断是错误的,也要维护自己的权威,否则就无法领导孙悟空了。但却忽略了孙悟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导致孙悟空只能顺从唐僧的意思,不能反对,或反对无效。
三、权利义务失衡。
    在取经的过程中,孙悟空只有执行的义务,却没有唐僧的授权。这一点孙悟空确实有失误的地方,他在对待除妖这一问题上,没有完全征求唐僧的意见。当出现妖魔的时候,还没等唐僧发出指令,他就已经杀了过去,更没有在除妖前询问对待妖怪的处理原则。导致他在除妖过后还会受到唐僧的责骂。这就是为什么有孙悟空三离唐僧的情况了!
    再说唐僧,他的权利是让孙悟空保证他去西天的路上一路平安,基本上没有义务可言。
四、被管理者的心理分析。
    孙悟空先是感激唐僧的搭救之恩,决心护送唐僧一路取经。当出现贼和妖的时候,孙悟空不顾一切的保护唐僧及财物。而当他得胜之后,以胜利的心态向唐僧汇报工作的时候,不但没有受到唐僧的褒奖,反而被唐僧痛骂一顿。心情立刻从极度兴奋跌落到海平面以下。
    虽然受到指责,但是孙悟空还是作了努力,他向唐僧说明为什么要将贼或妖怪打死。最后把严酷的事实摆在了唐僧面前。只能用事实来证明。  孙悟空几番气愤之下一走了之,在他的心中,气愤的不是这次取得成绩,却没有得到唐僧的赏识。
五、组织人事管理的失误之处。
    唐僧在没有完全将孙悟空的心把握在手中的情况下,仅仅是凭借着搭救之恩就对他进行控制,力度不够。
没有制定除妖准则,而且没有绩效考核。
    被管理者是希望通过管理者的授权和任用得到个人价值的实现。

  在现代管理学当中,逐渐朝人性化的管理的方向发展,管理者需要使用激励和规范的方法使被管理者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行事,方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