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苏州码子多用于中药方子、裁缝店、五金店铺、屠宰场等等的经商场合,也叫草码,花码、番仔码、商码。是中国早期民间的“商业数字”。它脫胎於中国文化历史上的算籌,也是唯一还在被使用的算筹系统,产生于中国的苏州。现在在港澳地区的街市、旧式茶餐厅及中药房偶而仍然可见。
对照:
http://s8/middle/4406f81cga40f7ae5f5b7&690
书写规则:
1
就写一个竖: 〡;
2
两个竖:〢
;
3
三个竖: 〣
;
4
是个交叉:〤
;
5
写成 〥(“五”字的连笔草字)
; 6
写成一点加一横:
〦,其中的一点,代表5;
7
写成一点加两横:
〧
; 8
一点加三横:
〨;
9
写成:
〩 ; 10
就是:十
使用举例:
①
当〡
〢
〣
相遇时,中间的数字写成横划(否则“| |
|”就不知道是一百一十一、三、廿一、还是十二?)。比如说2134,要写成
〢一〣〤;32,要写成〣二。
②
苏州码子是一种进位制记数系统,以位置表示大小。记数符号写成两行,首行记数值,第二行记量级和计量单位。
例如,标价5角9分,写作:
〥〩
,在〥和〩中间的下方标记▲,尖头对准〥和〩的中间,代表“角”,
又比如:标价5元8角,写作:
〥〨 ,用●代表“元(圆)”,它一般放在〥和〨中间的下方。
再比如:标价3908元,会写作:
〣〩0〨
,用“仟”字放在〣的下面,要在第一位数字右下方或下方。
③
运用这些符号,还要结合古代账本竖写的特点。否则,多看少看一个数字,差别太大,通常要记作两行。
【特别感谢“新浪网友”的指正和补充意见,本文已经作了修改。2011.05.25】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