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世界级产业集群时代,龙华花半里奏响人居强音!

(2011-07-22 10:31:23)
标签:

杂谈

                   世界级产业集群时代,龙华花半里奏响人居强音!

    2005年,深圳市政府正式批准通过《2010-2020深圳市城市整体规划》,深圳将打造一条贯通南北的城市中轴线,起点为与香港接壤的深圳河,往北经福田中心区一直延伸至观澜,全长25公里。

    这条被命名为“深圳城市中轴”的轴带上,将集中以华为科技城3000万㎡综合体为典型的产业集群,堪称世界级的高科技产业集群,并集中在未来最能代表深圳国际化城市风貌的建筑及景观,成为深圳城市形象新的“名片”。

★★★新经济产业集群扎堆泛观澜

    由华为、富士康和观澜高新技术产业园构成“金三角”的产业集群,现存产业线丰富。2010年仅观澜的生产总值就达到了1400亿元,同年深圳以9510.91亿元位列全国第四,观澜贡献了近15%。

    众多高科技项目集中进驻观澜高新技术产业园,汇集全球诸多高新科技产业公司,先后吸引了富士康、富士施乐、和记黄埔、哈飞汽车、西门子、平安保险、法国PSA等几十家国际大企业纷纷落户。其中加工业和电子制造业是该园区的主打产业。电子制造业领域的台资企业富士康,在观澜的人员规模达到了16万人,每年可创造800多亿的产值。以制造打印机为主的富士施乐公司每年的产值也在200个亿。而华为科技城3000万㎡综合体集群优势,逾将展现非同一般的魅力。

    7月18日,长安标致雪铁龙汽车有限公司正式通过发改委审批,仅初期投资总额就高达84亿人民币,是继富士康、华为、富士施乐、新天下、好日子等年产值百亿以上的企业落户之后,又一超大型企业入住该产业带,将为深圳中轴带来百亿以上的年产值,并提供数万名中高收入阶层!

    有了如此公认的趋势背景,作为深圳第二圈层中心、位于深圳城市中轴线上的泛观澜片区,成为深圳瞩目的新经济动力带,注定成为深圳城市发展的下一个热点。
   
★★★人居强音呼之欲出,人居梦想在此升腾!

    崭新的新兴产业集群:版画基地、高新产业园、高示夫球会、汽车城等等,泛观澜正在吸引世界的注目。只是,概念性的东西离普通人还比较远,位于四大刚需求之首的“住”才能给人们以最直观的片区印象。在这个适合的节点上,鹭湖国际住区横空出世。居住于此,将给人们彻底带来片区印象的颠覆性改变的同时,也将引发泛观澜人居价值的提升。

    放眼因扩容而“被”特区的区域,不乏山水资源丰富之地,但在其间想找到产业集群高度丰富发达的地方,除去泛观澜,别无二处。拥有低密度生态、百万建筑面积的鹭湖国际住区的出现是这里献给追求优质品味生活的人群最好的礼物。
城市中心的喧嚣嘈杂带给我们烦躁,驱动着深圳精英阶层们向往着更舒适更惬意的生活:在市中心工作五天,需要享受一个幽居周末。鹭湖国际住区条件基本成熟,优越的生态环境、完善的综合配套、超高的居住品质,不仅可带动泛观澜片区人居水准的提高,更成为深圳白领精英阶层人气聚集生活区。 

    另据媒体报道,面积3.5万平方米的清湖湿地公园年内将会全部完工。这是深圳继红树林之后的第二大湿地供会员。投入运营后的清湖湿地公园,对观澜河沿线的景观提升和水质改善将发挥极大作用,成为深圳城市中轴景观带上的景观聚集地。

★★★产业集群和人气聚集,助推龙华.花半里崛起!

    在泛观澜片区的清湖,【龙华.花半里】依托新经济活力带的产业集群优势和鹭湖国际住区将带来的片区人居环境提升,毗邻港铁4号线首站清湖站,顿成腾飞之势。这个总建筑面积约30万平方米的大型楼盘,将提供2010套住宅,其中92%以上户型建筑面积在90平方米以下,非常适合年轻白领之需。

    这是一个形态丰富的综合体项目,将建有独立商业楼栋及6万平方米的立体多层次园林景观,创意设计中心水景结合多层连体住宅,形成开阔的中心共享空间,为住户提供多层次的竖向视野,营造出优质视觉体验,成为港铁沿线罕有的“城市精英居住区”。

    而计划8月份开盘的【龙华.花半里】即将开放“动力之旅体验馆”,届时,会成为深圳楼市的最大亮点。


【原创】世界级产业集群时代,龙华花半里奏响人居强音!

【原创】世界级产业集群时代,龙华花半里奏响人居强音!

【原创】世界级产业集群时代,龙华花半里奏响人居强音!

【原创】世界级产业集群时代,龙华花半里奏响人居强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