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熊亮散文诗世间之二

(2025-10-19 10:44:59)
标签:

江西散文诗

亮书堂

散文诗熊亮

文化

熊亮散文诗世间之二

20251019日于梅湖

 

“拿你两条香烟,追了这样久,别再追我!”

“站住,我跟你拼命。我才进的香烟就被你偷了!”

夺路而逃的小偷,眼见前方是个被堵死的死胡同,猛然一转身,手里的水果刀“噗呲”刺进身后的店主身体。

黎明,尤其夏天的黎明早就天亮。

“快来人啦,这里有个人倒在血泊里!”

凶杀案传遍四里八乡……

店主T年方19岁,刚结婚,开个小杂货店。实发当晚,他独自住在店里,看守着搭上大部家当支起来的杂货店,担心万一被盗,血本无归。

“只怪我当时没有在他身边,要是在的话,就会劝他不要再追,现在人都没有了……”哭的死去活来的是店主T的新婚妻子。

凶手不久归案,也是家徒四壁,本想盗走两条香烟买几个钱,却犯下命案。

时过境迁,后来听说T的孩子有了出息,成了一方要员。再后来,有传说消息T的孩子因事翻身落马……

 

熊亮散文诗《世间之二》剖析:

于微小悲剧中照见命运轮回

 

熊亮的《世间之二》以极简白描勾勒出一场因“两条香烟”引发的命案,却在短短篇幅里藏着对人性、生存与命运的深刻叩问,核心是用底层小人物的悲剧,折射世间的无常与因果闭环。

 

1. 冲突:极致反差下的生存困境

 

诗中冲突极具张力,且全由“生存”二字驱动:

 

- 一方是19岁店主T,他押上“大部家当”开杂货店,追小偷是在守护“不血本无归”的生计,是底层人对安稳的唯一执念;

- 另一方是家徒四壁的小偷,偷两条香烟只为“买几个钱”,却在绝境中用水果刀刺破他人生命——两个同样挣扎在生存线的人,最终以“凶杀”的极端方式碰撞,暴露了底层生存的残酷性:有时“自保”与“加害”,只隔一道绝望的边界。

 

2. 细节:冷静叙事里的情感重量

 

诗人全程用客观、克制的笔触叙事,却让细节成为情感的出口:

 

- “夏天的黎明早就天亮”:天亮本是光明的象征,却照见血泊中的尸体,用“光明”反衬悲剧的冰冷,强化宿命感;

- 新婚妻子的哭诉“只怪我当时没有在他身边”:没有华丽辞藻,只有最朴素的悔恨,道尽小人物在命运面前的无力——一句“劝住”,就能改写的人生,却成了永恒的遗憾;

- “两条香烟”的反复出现:从引发冲突的“导火索”,到贯穿全文的“符号”,它渺小到不值一提,却足以压垮两个家庭,凸显悲剧的荒诞与沉重。

 

3. 结尾:命运轮回的冷峻叩问

 

诗的后半段跳出“命案”本身,转向时间维度的延伸:

 

- 店主T的孩子“成了一方要员”,看似是对悲剧家庭的“补偿”,却又以“翻身落马”收尾——从“底层悲剧”到“顶层坠落”,两代人的命运形成闭环,无关阶层,只关“世间无常”;

- 这种“起与落”的设计,消解了“善恶有报”的传统叙事,反而抛出更现实的问题:命运从不是线性的救赎,有时不过是一场循环往复的无常,每个人都可能在自己的执念里,走向意想不到的结局。

 

整体而言,这首散文诗没有批判,没有抒情,只像一个旁观者记录“世间”的一则片段,却让读者在小人物的悲欢里,看见自己可能面临的生存困境,在两代人的命运里,触摸到生命最本真的无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