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熊亮散文诗世间之一

(2025-10-17 10:18:37)
标签:

江西散文诗

亮书堂

散文诗熊亮

文化

 

熊亮散文诗世间之一

20251017日星期五

 

在阳光退居厚实的云层后面,温度有所下降的深秋,自然而然会让人回想起一些往事。

 “老李,老李,快来帮我支撑三叉架,晾晒下新洗的被单。”扎着白毛巾,穿着大红花棉袄的三香婶朝着紧靠电排站的低矮茅屋喊了一声。

梳着分头,头发有点花白的男子从屋里一瘸一拐沿着大堤的缓坡走来。此刻是隆冬时分,洗衣服被子被单,都要翻过大堤到外河寻找清灵灵的河水洗个痛快,方才罢休。

大河的水是温情的,河边洗浣衣物的女子们也是柔情的。

“你家的闺女找了对象吧,好像前天我瞧见她和一个男的在村头并肩手拉手走,”

“净瞎说,那是她送表哥去南昌市。”

“哦,我明白了,好,好,不说了,我们就等着好消息喝喜酒!”

……

三香婶没有和任何人接茬,只顾低头洗着一堆衣物。自己的苦只有自己清楚,她的丈夫患癌症,进入晚期。膝下只有一个女儿,一个弱子面临如此情景,哪能不揪心。

恰好那年的深秋,三香婶遇到了早年自己的初恋。英俊少年已然成煮着拐棍的残疾,让她心疼不已。

水乡人家的心很柔软,面对窘迫现状,索性接到一块住,也能相互有个照应。

三香婶当家的在那个花开的季节撒手人寰,她的初恋不久也一病不起。只记得三香婶经常站在大堤下坐在河边偷偷抹眼泪……

 

熊亮散文诗《世间》之一剖析:

于烟火褶皱里藏住的人间重与柔

 

熊亮的《世间》之一,以微观乡土场景为切口,将个人命运的沉重与水乡人情的温润编织在一起,没有刻意的抒情与议论,却让“世间”的质感在细节里自然流淌。

 

1. 叙事特点:以“碎片”拼贴真实人间

 

文本没有完整的故事线,而是截取三个关键生活片段:隆冬里三香婶喊人晾被单、河边女子们的闲言碎语、深秋重逢初恋后的窘迫与相守。这些片段像水乡人家屋檐下的雨滴,零散却连贯,既还原了江南乡村的生活肌理(翻大堤洗浣、村头闲话),也让三香婶的苦难避开了刻意的“卖惨”,显得真实可触。

 

2. 人物塑造:用“日常”藏起人物弧光

 

三香婶的形象完全靠动作与处境支撑:“扎着白毛巾”“低头洗衣物”“偷偷抹眼泪”,没有一句直接描写她的性格,却能让人读懂她的坚韧——丈夫晚期癌症、女儿未嫁,仍在隆冬坚持洗浣;也能读懂她的柔软——重逢残疾初恋后,“索性接到一块住”的朴素善意。她不是“苦情符号”,而是每个在生活里扛着难、藏着暖的普通人的缩影。

 

3. 情感表达:以“克制”放大共情力

 

全文最痛的情节(丈夫离世、初恋病倒)都用极简的文字带过:“当家的在那个花开的季节撒手人寰”“初恋不久也一病不起”,没有渲染悲伤,却比直白的哭号更戳人。这种“克制”源于熊亮对乡土情感的精准把握——水乡人的痛从不是外放的,而是像河水一样,表面平静,底下却藏着翻涌的情绪,最后落在“坐在河边偷偷抹眼泪”的细节里,让共情有了落点。

 

4. 主题内核:“世间”是苦难与温情的共生

 

诗中的“世间”不是宏大的概念,而是三香婶眼前的大河、手里的衣物、耳边的闲话,是“苦”与“暖”的交织:大河是“温情”的,女子们的闲话里藏着八卦也藏着关心,初恋的残疾是遗憾,但“相互照应”的相守是慰藉。熊亮想说的“世间”,或许就是这样——没有绝对的好与坏,只有人们在苦难里守住善意、在平凡里扛住生活的模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