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断档年,当时间与空间像沙漏一样逐渐松驰,悄然滑落于无声无息中,许多年未曾有过的焦灼不容躲闪的袭来,任由自己被挫败感再次俘获。
竟然无路可走。一直以来的安然,似乎是因为这些年所信奉的力量在偏袒我的不作为,又或者是自己在粉饰内心里的虚妄,但是现实如今用了更加淡然的眉目波澜不惊的挑衅:怎样?这就是你脚下的命运。不认为此时是个修炼“无欲则刚”的年纪,未曾有过经历,如何计较?总是隐隐觉得这个词背后包裹着欲擒故纵的深意,就像游方的修行人若不是强调“身体力行”这样的身心调柔,怎么会有行云流水、自在无碍的明心见性。“出尘”,先向“入世”求,遍历世间百味,慢说是量变引起质变的“渐悟”,就是境界更高的“顿悟”也是被触动后,瞬间洞见生命的开悟。
遏制不住没有征兆的伤感时,会看看网上入殓师的微博(新浪微博名称:逝者如斯夫dead),90后程序员,只关注离世者的微博,简要温情的解读着离世者的生平,给生者、亡人都点亮一盏照亮道路的灯。年轻的生命,或有意,或意外破碎,这里,不为哀悼,用死亡见证生之可贵。“死可能是一道门,逝去不是终结,而是超越,走向下一程,正如门一样”,那么我们活着的人,是否应当关照内心、体恤“向死而生”这几个字中有关“存在”的价值取向呢。
第三次去扎耳洞时,完全没有意料到的疼痛,随之而来的发炎、堵塞和之前的经历一样,仿佛想一点一点消耗我的耐心。症结在于,第一次,耳洞便扎的偏了走向,没有纠正的错误,便一再抹杀我的信心--所有的耳饰,每一次的佩带,都让我苦不堪言。
不过关于这一次,我的想法是,与其让痛苦反复研磨,选择充盈伤口,便可以不必再去触碰,比如,永远不取的耳钉。只不过,这最蠢笨的方法里,谁能看到这背后与我的尊严有关的倔强?
耳洞也是,心洞也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