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http://ww3/large/44006cbbjw1ev3id97n3fj20v90ngq4i.jpg 知道馮唐是因為柴靜當年寫的那篇文章,記住馮唐卻也還是因為跟柴靜相關的八卦新聞。但其實在知道馮唐的那一刻,因為好奇,早早就入手了《萬物生長》和《活著活著就老了》,卻一直沒有翻看!前天出差上海,一時興起,買了Kindle!對於一個偏愛紙香的我,為何會趕這時髦,我努力給自己尋找了各種理由和藉口。最後,只有兩點最具有說服力,那就是一切都源於輕便和對數碼產品的無抵抗力!
也許是因為馮唐對於Kindle的美言及推廣,打開Kindle的首頁推薦書籍就是《活著活著就老了》。懷著對稀罕玩意兒研究與琢磨的喜悅心情,開始細細品味這個70年代生,金牛座,蒙古族,曾經是婦科聖手,後成為麥肯錫合夥人,現移居香港的地道北京文藝男青年。
馮唐的文字有些苛刻,卻不浮躁。不做過分修飾,不做誇張比喻,簡單,平實,不矯揉造作,不漫天飛舞,他的文字傳遞一種力量,一種生活中滲透出強大而又不那麼耀眼的力量。看他的文字,猶如三伏天吃著火鍋喝著啤酒,汗流浹背,酣暢淋漓。又如仇人相見,刀光劍影,拳腳齊飛,最後一笑滅恩仇,從此相忘於江湖!
馮唐對於成長歲月的那段描寫是最符合我心中對青春以及那個時代最暖心最準確,也是最真實的再現。他是1971年生人,我是1979年生人,他在北京,我在西寧,因為地域的差距和信息的滯後,我們雖然相差8年,卻擁有同樣的青春,無論是流行歌曲,還是市井文化,都那麼的相似。一樣的抽煙喝酒打群架,一樣的金庸古龍錄像廳,一樣的板鞋斜挎大褲襠,一樣的口哨抖腿追姑娘……我們的青春裡有那些電影裡展現的美好,也有成長中必經的齷齪,有對未來的憧憬,也有對現實的沮喪,但一切都是那麼的簡單,純粹,讓今天的我們懷念,嚮往!那些美好,惠存!那些齷齪,也不應該隱藏!我想,這就是我喜歡馮唐的原因,簡單粗暴,真實,牛逼!像“雜種”那麼活著,且堅持著!喜歡這個人,喜歡他這樣的調性,喜歡他,不止因為我也是蒙古族,金牛座!
馮唐說少看董橋的文字,因為是“肉”,膩!而我看到董橋這段描寫張國榮的文字,卻忍不住想與大家分享。火鍋,啤酒喝多了,來點膩的,滑滑腸!“古典的五官配上玲瓏的憂鬱,造就的是庸碌紅塵中久違的精緻:柔美的圍巾裹著微燒的嬌寵,矜貴的酒杯搖落千載的幽怨。暮色里,晚春的落花凝成一出無聲無色的默片,沒有劇本,不必排練,只憑一個飛姿,整座抱恙的悉城頓時激起一串淒美的驚夢……”
比起馮唐,他們都矯情了,的確“膩”!
馮唐的文字有些苛刻,卻不浮躁。不做過分修飾,不做誇張比喻,簡單,平實,不矯揉造作,不漫天飛舞,他的文字傳遞一種力量,一種生活中滲透出強大而又不那麼耀眼的力量。看他的文字,猶如三伏天吃著火鍋喝著啤酒,汗流浹背,酣暢淋漓。又如仇人相見,刀光劍影,拳腳齊飛,最後一笑滅恩仇,從此相忘於江湖!
前一篇:我們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
后一篇:致1980年代的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