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我上了中学,对武打片的兴趣就不那么浓,开始喜欢看《义不容情》、《流氓大亨》一类的港片了。那时的 家长和老师大多不许我们看电视,尤其是港台的。其实我们最早的伦理意识有很大一部分就是从港台电视剧里学来的。
接下来我们说说小时候的服装,那个时候没有什么服装方面的要求,老妈给什么穿什么,完全剥夺服装上的shopping权。嘿嘿,我好像到了高中才自作主张买了一条牛仔裤,倍儿土,现在打死也不穿了。
海军装:那时候最常见的就是女孩子白衣篮裙,男孩子就是白衣篮裤,有点小资风范的就是在衣领下面加上一条“舌头”,更精神的做法是在肩上缝上两个肩章,俗称海军装。每次被迫到医院拔牙打针之类的,心怀叵测的医生看见这种衣服就开始借题发挥:“小海军,很勇敢吧?一定不会哭,一点都不疼……”然后趁我等不备时下手,有什么办法呢?被人家的赞美封了嘴了,疼咱也得忍着。
马海毛:这是一种风靡一时的毛衣材料,大家都记得妈妈们边看电视边运指如飞地织毛衣吧?还跟隔壁的阿姨讨论毛衣的针法以及家常里短,现在还真是没看见这种场景了大街小巷满地跑的都是毛绒绒的小朋友。
罗卜裤(板裤):兴起于我们初中时代,主要是男生穿,是对喇叭裤的反其道而用之,上宽下窄的一种裤子,上面要够大才行,越大越拽,裤腿一律的收紧,脚上还要穿一双白边的板鞋(也就是布鞋),两手插在裤兜里,吹着口哨走来走去,老师们当然都认为这种装束是走向堕落的第一步。暂时就想到这几个,抛砖引玉,大家还想得起什么?
那时候电视的广告也不多,电视制作水平挺低,广告也很少,现在想起来还有印象。“燕舞,燕舞,一起歌来一片情……!”“威力,威力洗衣机!威力洗衣机,够威,够力”“万家乐,乐万家”“我们是害虫,我们是害虫,正义的来福灵、正义的来福灵,一定要把害虫杀死、杀死!”“每当我看到天边得绿洲,就会想起东方——奇诺瓦” “秀兰,我把洗衣机给你买回来了。啥牌子的,双鸥牌的。”“偷去吧——,偷去吧——,新时代的东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