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正义”的审辩

(2022-08-13 16:12:13)
分类: 文化热点

谢小庆
(北京语言大学)
上世纪末,一位记者在采访时问一位知名学者:“你的信仰是什么?”这位学者回答:“我信仰科学”。在那个时候,这是许多人对此问题的普遍答案。我发现,今天这位学者已经发生了变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常常谈论的话题是宗教信仰。
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理解,科学的生命就在于“不相信”,就在于“不懈质疑”。在科学领域中,“怀疑一切”是可取的态度。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理解,世上并没有科学真理,只有宗教真理。
不久前,我曾经问一位知名作家:“你有没有信仰?如果有,是什么?能否尝试用不太长的篇幅回答我?”
他回答说:“我并未信奉某一个具体的宗教,我信仰正义。”
“正义”可以成为信仰吗?
迈克尔·桑德尔(Michael Sandel)教授讲授的《正义》课是今天哈佛大学最受学生关注的课程之一。
“让我们从一个故事讲起。”这是桑德尔第一堂课的第一句话。
“假设你是一个有轨电车司机,你的电车以每小时六十英里的速度疾驶。忽然,你看到前面轨道上,有五个小孩在玩耍。你想停下电车,但刹车坏了。就在这时,你发现前面有个岔道,通向一条已经停用的轨道。在那个已经停用的轨道上,有一个小孩在玩耍。你可以把电车开上另一轨道,前面轨道上的五个孩子将获救,但另一轨道上的一个孩子会被撞死。”
桑德尔问:谁同意电车改道?学生们中多数同意,少数不同意。
不同意“改道”的学生说:“第一,在停用的轨道上玩的孩子是懂事的,其家长是负责的;在电车往来的轨道上玩的孩子是不懂事的,其家长是不负责任的。不该让懂事的孩子和负责任的家长为那些不懂事和孩子和不负责任的家长承担后果。第二,那5个孩子知道这是一条使用中的轨道,会保持一定的警觉。电车靠近后跑开的可能性很大;在停用的轨道上玩的孩子知道这是一条停用的轨道,完全没有警觉,很容易被撞。不该为避免小概率的悲剧而制造大概率的悲剧。第三,停用的轨道不再维修和养护,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将电车开上存在安全风险的轨道,有可能使全车的人都受到伤害,导致更大的悲剧。
同意和不同意“改道”的学生,谁站在“正义”一方?
在欧美儿童品德教育中使用最多的一个案例是:汉森的妻子罹患一种非常危险的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将失去生命。可以治愈这种病的特效药价格昂贵,汉森买不起。为了拯救妻子的生命,汉森从药店将特效药偷出。汉森该不该偷药?有人支持偷药,因为唯此才能挽救妻子的生命;有人反对偷药,认为这突破了法律的底线。
同意和不同意“偷药”的人,谁站在“正义”一方?
今天,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对本国企业在抗癌、抗艾滋药物的生产中的侵犯知识产权现象,采取了宽容的政策。对于这种宽容政策,一些人从挽救更多本国居民生命的角度表示理解,一些人从保护知识产权的角度坚决反对。支持者和反对者,谁站在“正义”一方?
在世界各国,都有人支持在大学招生中照顾少数民族报考者的政策,认为这种政策可以缓解社会的分化和割裂;也都有人反对这种优惠政策,认为违背了公平竞争的原则。支持者和反对者,谁站在“正义”一方?
今天,有人反对回到2004年以前全国高考用一张试卷局面,认为这不利于打破考试领域中的垄断,不利于为高考引入改革动力和优化机制;有人主张回到全国一张卷的局面,认为唯此才能体现公平。在主张“全国一张卷”的人中,一部分人主张高校严格按照分数录取;另一部分人则主张按人口比例分省配额。如果全国一张卷严格按照分数录取,不仅海南、青海的考生将很难进入985大学,即使是北京的考生,进入985大学的希望也微乎其微。对于高考改革持有不同意见的人,谁站在“正义”一方呢。
同为哈佛教授的马尔库塞、诺齐克、罗尔斯、桑德尔,都在课堂上讲授“正义”课程。他们对于“正义”的理解差距很大,互相之间也曾激烈地辩论。站在诺齐克左边的罗尔斯主张正当(right)优先于善(good)。具有明显左翼倾向的桑德尔坚决地反对罗尔斯的观点,强调任何“正当”都应以“善”的信念为前提,主张善优先于正当。
同时,乔姆斯基、布迪厄、哈贝马斯等教授也分别在波士顿、巴黎和法兰克福的课堂上讲“正义”。对“正义”的理解,他们与诺齐克和罗尔斯之间存在更大的差异。
政府应否出手“救市”?政府应否对市场进行强力干预?土地应否私有化?欧盟应否救助希腊?应否对“碳排放”实行配额管理?应否取缔中医?应否取缔转基因食品?应否开征房产税?应否开征遗产税?应否武力收复钓鱼岛?……围绕这些问题,持有不同看法的人正在激烈地争论着。持有不同意见的人,谁站在“正义”一方呢?
显然,“正义”需要讨论,需要审辩(critical argument)。我完全理解那些信仰“正义”的朋友,与那些仅仅信仰人民币的朋友们相比,我对这些信仰“正义”的朋友怀有更深的敬意。尽管如此,我仍然想提醒这些朋友:无论是对于他人宣称的“正义”,还是对于自己认为的“正义”,都需要保持质疑,都不可轻信。在理据(warrant)充分的时候自己当然应该坚持自己的“正义”,但是,在指责别人“不正义”的时候,需要格外谨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