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三语文听评课反馈

(2020-08-03 09:21:09)
依据学校教务处的安排,7月13日至7月16日,我们听取了高三年级所有语文老师的课,并和高三语文组全体老师进行了交流和研讨。现将听课、评课状况汇报如下。
一、值得肯定的方面:
本次听课和研讨主要是针对试卷讲评进行的,从听课的状况来看,教师教学目的明确,思路清晰,针对性强,重点突出。具体表现在:
1、重视基础知识的落实。在所听的八节语文课中,所有语文教师都能充分利用课前五分钟的时间,对名句默写和古代文化常识进行有效落实,这种做法,既减轻了学生负担,同时也能让这一基础性题型得到有效突破。
2、关注思维程序,强化了主观题答题过程的讲评。对于语文试卷中的主观性试题,教师能够从文本解读,试题要求,答题方式,参考答案等几个维度进行有效分析,训练了学生的规范化解题思维,有效提升了解题的准确率。
3、结合答题案例,进行有针对性的评析。教师能够充分利用多媒体展示学生答卷中存在的问题,指出答题过程中知识、思维、规范等诸多要素所引起的得分不高问题,进而结合学生答卷的具体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
4、注重文本研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论述类文本阅读这一难点知识,教师能够从文本特征、题型特征等角度着眼,着重分析这一文本的具体特点,从而提出有针对性的解题策略,方法得当,实用性强。
5、讲练结合,注重落实。在整个课堂流程中,教师注重讲练结合,充分利用课堂有限的时间,将讲解内容和解题能力进行充分融合,从而有效提升了答题效率。
二、有待提升的方面:
高三语文复课在实施过程中的亮点和优点是明显的,但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现提出,予以商榷。总体来看,这些问题表现在以下几点:
1、对于近三年来高考真题的关注不够充分。高三复习已经进入到三轮阶段,在训练学生答题思维的同时,应充分关注高考真题,从而准确把握高考动向,实现准确预测。在听课过程中,很少有老师提及近三年的真题考查状况。
2、文本分析缺少对学生思维过程的呈现。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教师注重了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的分析,但对学生思维过程的关注不够。回望近年来的高考语文命题,注重学生思维过程考查是比较明显的。
3、试题讲解缺少归纳意识。本次月考的诗词鉴赏的命题内容是包拯的《书端州郡斋壁》,这是一首典型的“题壁诗”,而近年来高考试题对于“题赠诗”的考查比较多,教师可以依据这一特点进行归纳分析,从而以点带面,解决一类诗词的鉴赏问题。
4、对于学生的关注不够。在授课过程中,教师的讲解内容居多,让学生独立回答问题较少。
三、几点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现提出以下建议:
1、加大研究力度。教师应围绕《中国考试评价体系》、《语文课程标准》、近三年的课标卷语文考题,以及语文课本展开研究,充分关注高考语文试题的命题方向,把握知识点,有效提升复习的效能。
2、关注时代热点。近年来的高考语文试题对于社会热点的关注度较高,考查考生对现实问题的思考,进而产生有社会针对性的正确思维,因此在教学中应关注时代热点这一命题。
3、关注课程标准。近年来的语文命题将会进一步突出理性思维,落实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基本要求。高考语文课程标准中喊得最响的几个关键词要引起关注,如整本书阅读、批判性思维、传统文化、长征精神、革命文化等。
4、突破传统思维。促使考生养成阅读的习惯,努力实现真阅读,用阅读来提升自己的思想。同时要突破传统的模式化答题思维,引导学生真正理解文本。
    以上便是我们对此次听评课的小结,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