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再谈《廊桥遗梦》

(2008-07-16 09:34:38)
标签:

情人节

情人

黄迪声

爱情

作家

散文

廊桥遗梦

情感

情爱

山东

分类: 5、朗诵专辑

    再谈《廊桥遗梦》

               再谈《廊桥遗梦》

                                                            □黄迪声

    我曾经写过一篇散文——《我的廊桥遗梦》。前些日子,有机会再看了一遍电影,忍不住还想再谈一下这部引人入胜的作品。  

   《廊桥遗梦》是美国作家沃勒的一部浪漫小说,后来改编成了同名电影,1995年被评为最具影响力的十部影片之一。

   《廊桥遗梦》的故事很简单:1965年的一天,女主人公——弗朗西斯卡独自在家。男主人公——摄影记者罗伯特·金凯来当地拍摄,弗朗西斯卡为他做向导。他们认识后,第二天就住在了一起,极尽爱的快乐。四天后,弗朗西斯卡不愿舍弃家庭,两人痛苦地分手了。

    《廊桥遗梦》为什么会震撼那么多读者和观众?或许因为这是一个典型的婚外情的故事,涉及到一个敏感的话题:那就是一个人是不是一生只能爱一个异性?这部作品无疑给了我们否定的答案,告诉了我们一个人间的现实:爱的不一定结婚;不结婚的,不一定就没有爱情发生。
   
凭心而论,人间的男女,谁不渴望美好的爱情?有人说,爱是人间最美妙的幸福,一个人来世间走一遭,如果没有甜美的爱情,那他的人生不能说是完美的,也不能说是幸福的。甚至有的人感到如果没有了爱,就会感觉活得没有滋味。实话说,人这一生,只要身体健康,要得到男欢女爱,并不难,但是要得到一份顺心如意、刻骨铭心的爱,却并不容易。《廊桥遗梦》所以引人入胜,或许要归功于它故事的浪漫:男女主人公只一次邂逅,就产生了那样强烈的爱的狂风暴雨,这在很多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我想说,爱其实真的是一种缘分,虽然有“感情需要慢慢培养”和“日久生情的”说法,但是的确也有“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的现实,有的男女在一个单位或一个小区生活了一辈子,几乎每天可以碰面,但却永远不会有爱情发生;有的人素不相识,却会一见钟情,怦然心动。

    人间的男女有千千万,男女爱的故事也每时每地都在发生。但为什么惟独《廊桥遗梦》的故事让人情有独钟?或许是因为现实中太多的情爱已经变了味道,变得让人陌生了真爱的滋味,《廊桥遗梦》中的男女主人公收获的是真正的爱:不是权色交易,没有铜臭熏染,更无利益之争,单纯是为了爱而爱。所以有的人读过作品以后喟(kui)叹:几十年的厮守,比不上他们四天的收获。我想,男女之爱,真的不在于时间的长短,而在于质量。

    现在的网络和通讯可以说很发达了,为太多男女相识提供了更多的便捷,那是不是随便两个男女都可以有《廊桥遗梦》那样难忘的爱情?我想,肯定不是的。罗伯特·金凯和弗朗西斯卡的相爱是有很多前提的:首先他们都是深谙(an)生活滋味的中年人,懂得什么应该珍惜,什么样的情感应该牢牢抓住。在这场刻骨铭心的爱到来的时候,弗朗西斯卡深知自己有丈夫、孩子和完整的家,但她的爱完全是自愿的。并且这个故事发生在一个小镇,也是人多眼杂和人言可畏,但是她没有去在乎别人怎么议论,尊重和珍惜自己爱的冲动,大胆地把罗伯特·金凯领回家,并且主动到镇上的旅馆给他留纸条,义无返顾地投入爱之中。在一起的时候,他们没有那么多的顾及和猜疑,真实地流露自己的真情和渴望,没有去在乎什么承诺或海誓山盟,没有去在乎你娶我嫁和什么欺骗与否,所以他们爱的滋味才那么难忘。其次,他们都有不错的修养和浪漫的情怀。罗伯特·金凯是一个摄影师,他与前妻离异,生性浪漫。而女主人公弗朗西斯卡是意大利人的后裔,也有着浪漫的本性,恰好她的生活又是那么单调,整日浑浑噩(e)噩。还有,他们都很喜欢诗歌和音乐,相同的爱好和情趣,很容易拉近彼此心灵的距离。所以我要说:不是什么人都可以浪漫,浪漫需要一种素质和一些条件。

    这个故事其实也有着深深的无奈——这份婚外情虽然美好和难忘,他们最终还是分手了。因为现实中他们无法结合在一起。但是我们看到的结局却是:当弗朗西斯卡后来得知了罗伯特的死讯,她在遗嘱中要求将她的骨灰撒在曼迪逊桥畔,这里是他们第一次相见的地方,这其实是弗朗西斯卡想和罗伯特永远在一起的心愿说明。这就是说,弗朗西斯卡是愿意和罗伯特整日厮守的,但现实是他们那四天后,再未晤(wu)面。      

   《廊桥遗梦》,带给我的不仅只是心灵的震撼,或许还有一些启迪和向往!

 

附:《我的廊桥遗梦》

                           我的《廊桥遗梦》

                                                                      ●黄迪声

    我始终难以忘记一本书——《廊桥遗梦》,虽然我知道书中的内容离我们的现实生活是那么遥远。

    故事讲述了1965年的一天,农夫理查德带着一对儿女卡洛琳和迈克去了集市参加农业博览会,只有妻子弗朗西斯卡独自留在家中,就是说,她有了4天完全属于自己的时光。罗伯特·金凯是《国家地理》杂志的摄影师,他堑壕来到了弗朗西斯卡所住的乡村拍摄遮篷桥即廊桥,于是,他们相识了。罗伯特与前妻离异,而弗朗西斯卡伴着丈夫和一儿一女过着单调而清寂的乡村生活,缺乏激情,整日浑浑噩噩……这次邂逅使两颗寂寞的心仿佛找到了依靠。在这短暂的4天中,他们鬼使神差、莫名其妙地有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   

     这的确是一段柏拉图式的爱情:虽然他们的相守只有四天,但在这4天里,有男女本性的吸引,有身心的激荡的情爱,有分手的苦闷和惆怅。在男女的爱上,他们的四天,胜过了很多男女的一生!

故事的结局是理性的,与我们的平常要求的生活出奇地接近:女主人公为了不伤害丈夫和孩子,宁愿永失所爱,一个人留在了没有一点激情的生活里;男主人公本来可以要求心上人伴其远走天涯,但他认为“爱就是尊重”,从此一个人独自漂泊,并以抑郁而终结束了生命的乐章。

    这部电影所展现的也许不是好的婚姻典范,甚至有些背离舆论的观念。但她是很多读者和观众爱情的经典。作者通过《廊桥遗梦》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最深刻的问题——那就是一次邂逅,能否产生刻骨铭心的爱情?在这里回答是肯定的,就象我们国家故事里的张生和崔莺莺、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浪漫故事一样。

    爱的长久是美好的,但对于很多人那或许是一种奢求。正如有人所说:“终成眷属也许因终日相守而耗尽了爱情,而相望分离却因绵长的回忆留住了爱情。这完美时候的缺憾,和缺憾之中的完美,世人永远都说不情,只留下遍寻和品味。因此公主和王子一旦团圆故事就回嘎然而止;幻化成蝴蝶的梁祝却成为了悲剧的经典,痴情的恋人在分离的情结中升华了爱情。”爱有的时候不在于数量,而在于质量!

    廊桥是个什么地方?我想,肯定不是只美国的爱荷华州才有,他应该在有人类和爱情的任何一个地方。

    我承认,我没有“廊桥遗梦”,我的廊桥遗梦,在我无法理清和判断的思绪和遥望之中。

 

                                                                                 2008、4、2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