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儒学《论语》子夏孔子学而优则仕 |
分类: 纵论--我思我在 |
儒学一句话误导中国知识分子两千年
《论语》中,有一句话是孔子的学生子夏说的,就是“学而优则仕”。这句话,几乎尽人皆知,读书人可以说没有不知道的。可是,就是这句话,两千年来误导了中国的知识分子,使得他们价值观扭曲,人生目标错位,其中的精英多数流向官场和官场的附属机构,而对社会发展至关重要的自然科学领域却人才匮乏,导致中国古代没有产生系统的科学理论,因而也没能孕育出给人类带来最大福祉的现代科学和技术,这使我们中国人在自然科学领域很没有面子。
本来,学生上学,读书人读书,目的是求知,而“知”又分为社会知识和自然知识两大类,其中包括它们的高级形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两类知识没有高下之分,对人类社会的发展都是十分重要的,缺了任何一样,社会的发展就会受阻,就会延缓。令人遗憾的是,在中国,这两类知识长期以来是失衡的,社会知识总体上强于自然知识,高于自然知识。而社会知识中长期居主导地位的又是儒学,它是一种经世之学,一种讲政治、讲道德、讲心性的哲学。孔夫子按照他的价值观,给读书人指出的发展方向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子夏的“学而优则仕”更是将这一方向具体化,为读书人明确指出了一条颇具诱惑力的人生道路。
本来,子夏所说“学而优则仕”前面,还有一句“仕而优则学”,合起来就是“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其中的“优”字,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解释为“饶”,后来有人补充了“优裕”,引申为“优游”、“有余力”。这两句话,按照杨伯峻先生的翻译,就是“做好了官,有余力就学习;学习好了,有余力就去做官”。可是,一直以来,人们只对后一句有兴趣,并普遍将之理解为“学习成绩优秀就可以去做官”。这一下麻烦来了,由于儒学在中国的地位和影响,加上为官的种种好处,“学而优则仕”普遍被人们当作圣人的教诲来听从,来接收,来信奉。读书人都把读书的目标瞄准官场,都企望考得高分,以优异成绩取得当官的入场券,千军万马挤上了通往官场的独木桥。于是,从古到今,演绎出无数的喜剧、悲剧和闹剧。古有范进中举,喜极而疯,是极端的例子。如今的大学毕业生争考公务员,几十人、几百人抢一个职位,则是“学而优则仕”的现实写照。特别无奈的是,现今的一些明规则和潜规则,都是鼓励“学而优则仕”的。前些年有一首民谣,说是干部提拔中,“年龄是个宝,文凭不可少,关系很重要,能力做参考”。这里把文凭作为提拔的第二个条件,而且是“不可少”的,可见“学而优”对于当官的重要性。这几年,从国家到地方,选拔了不少高学历人才担任领导职务,博士当厅长、市长,硕士当处长、县长,所在多有。已经学有所成的专家、学者、教授进入仕途的也不少。这种现实版的“学而优则仕”,固然体现了执政者爱惜人才、重用人才的情怀,但也不是没有可商榷之处。且不说选拔出来的博士、硕士是不是都适合当官,单就这种做法对知识分子的暗示和引导作用就十分令人忧虑。
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离不开社会科学,离不开管理人才,同时也离不开自然科学,离不开科研人才。一个社会如果明里暗里、有意无意都是鼓励读书人去当官,恐怕不是人民的福音。文革前,学生中间流传“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对他们学习自然科学还有一种鼓励作用。现在呢,已经演变为“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什么是好爸爸?无非是当官的,掌握着某种权力和资源的人。有了这样的爸爸,还需要劳神费力学个什么数理化呢!
当然,这些年国家已经采取了不少措施鼓励自然科学工作者,如制订自然科学奖励条例、发明奖励条例和科学技术进步奖励条例,设立国家最高科技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对在当代科技前沿取得重大突破的科学家重奖500万元人民币,等等。但这些措施还不够,远未消除隐藏在人们灵魂深处的“学而优则仕”的意识。社会氛围还是当官好,当官有地位,有特权,有荣耀;现实中,不少人骨子里还是喜好当官,羡慕当官,追求当官。今年高考前,一位邻居找我咨询,说想让孩子今后从政,应该学什么专业,报哪所大学,这让我感叹唏嘘。不是说不能让孩子从政,孩子如果有这方面的素质和才能,当然应该让他去学相关的专业,报考相关的大学。我感叹的是,“学而优则仕”不仅是一些读书人的现实道路,而且成了老百姓为子女未来作出的选择。况且,这位家长津津乐道当官的好处,甚至说当官可以获得许多隐性收入,表明他就是冲这好处让孩子去当官,这让我更生一种说不出的深层次的担忧。
儒学的价值观和子夏的一句话,至今还在误导中国知识分子和老百姓。要结束这种误导,就应该从价值观的层面对儒学进行扬弃,引导知识分子抛弃那些陈腐的价值判断标准,树立现代的价值观、人生观和发展观;同时,不要勉为其难地安排一些不适合做官的博士、硕士去当官,让他们从事自己的科学研究和学术研究,对国家的贡献会更大。另一方面,还要从体制的层面改变进入官场的方式,让人民来决定谁可以当官,同时强化为官者的责任,强化对权力的监督,让那些仁心不厚脸皮厚的坏人,水平不高性趣高的歹人,办法不多贪欲多的庸人,气量不大酒量大的鸟人,视官场为畏途。
我们期盼着这一天。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