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纽约世贸大厦祭

(2006-10-03 16:40:33)
标签:

纽约世贸大厦

分类: 文学--安顿心灵
纽约世贸大厦祭


    位于纽约市曼哈顿区的世界贸易中心大厦姊妹楼因恐怖分子的突然袭击而轰然坍塌了,这一消息令世界震惊。我在震惊的同时又感到深深的惋惜,这毕竟是人类建筑史上的杰作,是世界物质文明的一笔财富啊。去年,我参加一个新闻代表团赴美国考察时,它还好好地矗立在那里;如今,它已成为一片废墟,而且埋葬着成千上万的生灵。罪孽啊!
    我们是去年7月24日下午参观世贸大厦的。前往参观的途中,司机向我们介绍了有关这两栋大楼的情况。这两栋大楼是1966年破土动工的,业主是纽约州港务局和新泽西州港务局,投资额为10亿美元。完成这一人类的杰作,耗时7年,耗费了20万吨钢材和其他各种难以计数的材料。建楼的地皮是人工填造的平地,在这样的地基上建筑重达125万吨的大厦,建筑商要在海底70英尺的岩石上建起坚固的地基,其难度和风险可想而知。
    世贸大厦高411米,110层,曾经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但是芝加哥的西尔斯大厦很快就以更高的高度超过了它。据说当年这两座大厦曾经为了增夺世界第一而暗暗较量,有很长一段时间双方都不肯封顶,最后还是世贸大厦拖不起时间和金钱,只好决定封顶。它封顶后,西尔斯大厦立即加盖一层,从而夺取了第一的桂冠。
    世贸大厦建成后,成为一些美国人冒险的地方。1974年8 月7 日, 一个美国人在两座大楼顶端之间拉起了一根钢丝,在1350英尺的高空玩起了走钢丝。消息传开,纽约为之轰动,不少市民赶来围观。纽约警察局从来没有遇到这种情况,一时间也拿不出解决办法,只能在地面上架起防护网。这场免费的高空走钢丝表演持续了一个小时之久,事后虽然警方恼怒万分地将这个捣乱分子抓了起来,但是这个美国人并不在乎,因为他出名的愿望已经得到了满足。
    世贸大厦包括两座对称的摩天大楼,两个商场,一座海关大楼和一家旅馆,建筑面积1000万平方米。大楼内共有800家公司租户, 员工人数多达5万人,我国也有一些公司在这里办公。此外,全球著名的纽约商品交易所、纽约棉花交易所、纽约商品所和咖啡与糖交易所都在这两座大楼里。大楼的地下层实际是一个车站,地铁的世界大楼站就设在这里,从这里还可以乘火车前往新泽西州等地。
    我们到达世贸大厦后,才发现大厦并非像我们想象中那样前面有一个宽阔的广场。这里高楼林立,街道宛如林中小道,基本上没有什么空地,停车也只能在较远的地方,下车后要走一段路才能到大厦跟前。进入大厦的大厅,我们随着如流的人群七弯八拐来到电梯口。大厦导游是一位黑人小姐,她非常活泼可爱,时而介绍情况,时而唱歌,时而跳舞,逗得大伙儿一阵阵开怀大笑。她还告诉我们,这两座大楼里共装有72 部特快电梯、144部区域电梯和8部货运电梯。特快电梯每分钟上升1700英尺,而区域电梯则把全部楼层分为三个区间:一层到44层、44层到78层,78层以上。我们乘坐特快电梯,大约1分钟就到了大厦的最高层——世界之窗。这里有装饰豪华的高档餐厅,有介绍大厦情况和纽约风貌的展牌。两个黑人正用数码相机为游人照纪念像,2美元一张,即照即取。世界之窗的四周,是观景的地方,周围是一圈硕大的玻璃,透过玻璃,可以看到不远处的帝国大厦和众多的高层建筑已经变得十分渺小,而南面的自由女神像则宛如一件玩具,孤零零地站立在平静得如一面镜子的海上。 
    最后,我们乘踏步电梯登上顶层露天阳台。这里四周是栏杆,人们凭栏远眺,可以领略到这个世界最大城市的奇特风光。楼顶一侧, 矗立着一根高高的水泥杆,上面有两段安装着类似电器的东西,据说这是通讯设施。这根水泥杆远看像大楼的避雷针,近看却有数十米高,比普通电杆要粗许多,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世贸大厦的雄伟壮阔。 
    参观世贸大厦已有一年多,这段时间里我时时回忆它那高耸如云的雄姿,为人类的杰出创造而感叹,而兴奋。可如今,它已不复存在,它和工作在其中的数以万计的无辜的人们,巳成为恐怖主义的牺牲品。这令我愤怒,也令我痛心。我谴责恐怖主义者对人类文明和生命的破坏,我希望看到恐怖分子受到审判,更希望和平永驻人间,文明永驻人间!
                                 
                                                         2001.9.1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