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师下跪与教育反思——文化、教育和人本的分析

(2010-12-06 20:49:45)
标签:

教师

下跪

教育

反思

分类: 教育反思

教师下跪与教育反思

——文化、教育和人本的分析

文/钟理

娄底一中的 谭老师给学生下跪了,这事在学生中引起了震动,在整个中国社会也引起了震动,引发了对教育的反思和批判。

当然,事件也引发了人们对疑似教师屈从于家长权力的质疑,人们对此比对教育本身的讨论更为关注,这是一个敏感的社会问题,不是教育问题。事后,谭老师和学校都作了声明,表示当事学生并没有背景,只是普通学生,而且“教师应该被纳入服务业”也并非当事学生所言,而是谭老师在下跪道歉中将学生称为“上帝”。我无法辨别事件是否有权力的不当介入,但我宁愿相信谭老师的声明为信语。基于此,我将展开以下的论述。

对于中国教育,我本不想多言,因为我实在没有时间,一旦有了时间我第一个要站出来去批判;但这件事却让我不能不言,因为这一极端事件引发的思想交锋正可以反映出社会文化的、教育的、思想的现状及存在的积弊。

我所要表达的一个基本态度就是力挺谭老师。但是,这种表态肯定会被不少网民骂为“脑残”之类。我以为,现在中国的教育体制有问题,教师的教育方式也有问题,这个问题有着深厚的社会文化和思想根源,但媒体及诸多网友都没有言及根本。

以一名做过多年教师,又从了无生气的教育中“出走”的我来感知,觉得事件中发生的学生对教师的公然顶撞是必然中的必然,也不是自今日才有的事情。但像谭老师向学生下跪的事件,却是极其稀缺的事。人们大都从道德及教育的角度看待谭老师的行为,并没有多少人以为谭老师这一跪是一种对教育“反思”的姿态,但这应该是这件事最大的价值所在。反思是最难能可贵的,中国教育失败的根源就是缺乏深刻的文化上的反思,而以一种极端的行为方式去作一种反思的姿态更是少之又少。

这一跪对于谭老师的个人成长来说也是极为重要的,他个人并没有觉得是一种侮辱,而意在唤醒学生。“下跪”在中国具有怎样的文化意义,不言自明,老师给学生下跪,在传统伦理道德上是一种“反跪”,这无异于父母向孩子承认错误。所以,谭老师做出下跪的举动实在需要一种莫大的勇气,而中国的教育改革和中国的教师缺乏的就是这样的一种勇气,中国人向来缺乏一种文化上的破旧立新的勇气。向来固守伦理道德的中国人,面对应试教育的体制性障碍,为了政绩和个人的生存发展,而向传统的教育方式妥协,向分数和高考指挥棒投降,其实,这才是最大的不道德和最大的悲哀。但是,大多人不是去指责这种不道德,而是指责谭老师或者当事的学生。

在一个年轻人成长的过程中,反思是其进步最有力的动力,否则,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必将成为制度和传统文化的牺牲品。谭老师从学生的反应上能发现自己教育的失败,这应是贵为“自知之明”的反思。谭老师认为自己“平常管理比较严厉,可能引起了部分学生的反感,认为老师管理太严,限制了他们的自由”,以至于高一时做过其班主任的学生高二换了班级就表现出了对其不满。然而,谭老师虽然反思了,却未必发现了原因所在。“管理严”应该不是学生表现不满的原因,“限制了自由”也不应该是学生的借口,其根本原因是教师的教育方式的问题。在现在的教师中,“严师出高徒”应该是普遍的价值观,以至于会认为,教师的严是天经地义的。其实,严当然是没有问题的,关键要看如何“严”?如果有体罚、有不尊重学生人格的现象则必然会遭致学生的不满甚至反对。笔者本人也经历过从体罚到不体罚,从不会做学生思想工作到可以进行心灵的沟通的过程。开始教书时,笔者体罚也比较厉害,甚至有时对女生也会体罚,遭到学生不满也是很自然的,当时以为那些学生天然地顽劣,就应当对其严厉,惩罚可以使其收敛、服管;甚至,笔者也和学生发生过直接的类似于谭老师那样的冲突。一个年轻的老师,在其成长过程中,必然是会走些弯路,必然会曾经显得很稚拙,必然会犯一些错误。希望谭老师能从这件事中深刻反思并尽快进步起来。

我们也看到了谭老师的声明中所表达的,以前教过的某学生,现在不那么“听话”了。这“听话”一词道出了要害,传统的家长制的教育方式总是旨在学生“听话”,而这种教育思想和教育方式教育出来的学生要么是“奴性”的,要么是“暴戾”的。许多教师哀叹,“现在学生不好教了”,就好比村干部说,“现在的干部难当了”一样。听其所言,好像人心不古,世风日下,学生顽劣不羁,敏感脆弱,要么是老虎屁股摸不得,要么是一碰即碎。所以,现在出的事故要么如娄底一中事件中白姓学生直接反击教师,要么就是自寻短见。

其实,不是现在的学生更难管了,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的尊严感和权利意识更强了,这和老百姓的维权意识和法律意识增强一样,一些诸如拆迁中自焚、跳楼的事件,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我做过学生,做过老师,更知道学生是怎么想的,怎么对待老师的体罚与不尊重的,无论什么时代,教师的体罚和不尊重,在学生心灵中的伤害都是很大的,只是大多时候不表现出来而已,而表现出来的则大都是极端的事件。学生是孩子,心理总是很脆弱和敏感的,对老师不良的教育方式总是抵触和不满的。

教师不知道尊重学生,家长不知道尊重孩子,这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身在文化之中的人们大都没有意识到这有什么错,因为他们都是这个文化中的家长和老师教育出来的。而笔者总感庆幸,因为不断思考,习惯反思,才有了文化上的自觉,笔者感到在从教生涯中收获最大的是学会了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权利。我不会在教室和办公室批评学生,而是在室外,在操场,在林荫小道上跟学生聊天,这种沟通的方式顾及了学生的自尊,而且让学生感受到了平等和尊重,这种方式可以直抵学生的心灵。我放弃了说教,代之以平等的交流,学生说,老师,你写的评语怎么像诗啊,还有的学生被触动了心灵而涕下,当我中途调离班级时,学生们都哭了,我震动了。我管理的班级,学生发起罢免班长的动议我尊重,一次毛遂自荐当劳动委员的有好几位;检查背诵、主持班会、每周的小品短剧和节日的演出等等,我都退居幕后;我摆脱了语文教参,以学生的回答为答案,学生学会了表达,学会了思考,学会了作文,应试的成绩不是第一,但是很好,人格健全,心理健康。有尊重才有学生的主动,才会激发学生的潜能,更重要的是只有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老师才会被尊重,学生才能学会爱,爱他人、爱家、爱校、爱国家。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利,其实是播种人文思想。中国人文思想的启蒙还很浅,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就事论事。在娄底一中的事件中,谭老师的“严”的方式一定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在课堂上,谭老师“用教鞭指着小白要他站起来,语气也相对要重一点”,结果导致了当事学生抓住教鞭。也许学生以外老师要打他,所以抓住教鞭,老师要抽回教鞭,学生抓住不放,于是就有了推搡一两分钟的结果。在我们的传统观念中,谭老师的行为应该无可厚非,其实,就我们的经验,高中学生是不宜用这种方式的,如果在初中还可以,因为高中生的更爱面子,自尊心更强。高中老师教育学生还用这种方式,还把高中生当孩子看待,实在值得反思。而事件发生后,学校的管理方是怎样做的呢?校长要学生到班级公开检讨,为了“尽可能消除影响”,而结果是学生迫于压力道歉了,然而只是形式上的道歉,而学生的表现却让谭老师心里发堵。对于学生没有真诚道歉,老师当然会心里不舒服,觉得很没面子。校长要顾及影响,老师要面子,这就是传统的教育文化,但是,他们丝毫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心理接受能力,没有想到,学生毕竟是学生,毕竟需要用恰当的方式因材施教。这个“面子”太重,重于学生的人格。学生的确错在先,但是,是不是因为学生错在先,就认为教师的教育方式就很恰当了呢?这个学生过激反应,是性格使然,绝不是个例。假如,我们的教师和学校换个方式,也许会更好。是不是老师可以给一个暗示,一个提问,然后课后再与之交流?或者课后进行批评。但是,我们的文化中,只有师道尊严,却没有这种雅量。

媒体炒作点是谭老师下跪,这值得大书特书。谭老师事后说出了自己当时的想法“我觉得苦口婆心的说教已经无法唤醒学生的觉醒,唤回仅存的师道尊严,唤起多数学生的正义,但无非常之举便没有非常之效用。”向学生道歉,承认错误,这在中国的教师中是极其稀缺的举动,正如家长向孩子认错一样。谭老师的这一行为是极需勇气的,这一点是值得赞赏的。这也说明谭老师在真诚地思考,其处理的方式的确可以更好,也的确“伤了学生的心灵”。但这道歉换来的却是一片“唏嘘”,这不是说道歉没有价值,也不是学生的价值观受到普遍的扭曲,而是学生们质疑这突然的道歉背后的诚意,因为学生遭到的日常的普遍待遇对他们做出判断影响更大。这是学生对一向的不良教育方式的集体反对,而且,这是高中生的反映,他们近于成人,显得比初中生更不“听话”。“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次兴师动众、借助外力的道歉仪式并不能解决问题。

同学们的“唏嘘”对谭老师的刺激很大,他当即决定做出非常的举动,给学生下跪。“无非常之举便没有非常之效用”,谭老师这个认识,笔者非常赞同,矫枉有时必须过正。老师下跪给学生心灵的震动无疑是很大的,因为长者给幼者下跪,这种含义学生是非常清楚的,所以,这使学生看到了诚意。这件事,不仅没有像媒体上有些人认为的那样是教育之耻,跪掉了师道尊严,反而使谭老师赢得了学生的敬意。真诚才可换得真诚,人心方可换取人心。教育的确需要非常之举,需要触及学生的心灵,而一些虚伪的、形式的、面子上的东西只能败坏教育之德。异曲同工,当年,我也认为,需去感动学生,方可达到转变学生思想和行为的作用。苦口婆心并不会当然感动学生,就像有些家长说,我什么话都跟他说尽了,总是不管用。把握好教育事件和教育时机是可以感动学生的。一个被学生称为“泼妇”的女生,外在很泼悍,很强势,心里实际很自卑,一些女生也鄙夷她,欺负她,就是这样的学生,我将她和跟她闹矛盾的女生找来,跟她们谈心,讲究一些心理技巧,讲究一些语气语调,化解了,她们流泪了。几年后,外出打工的她还给我寄了一个明信片。要让学生记住你,而不是记恨你。

老师用了三个“唤”,“唤醒学生的觉醒,唤回仅存的师道尊严,唤起多数学生的正义”,其实,他的下跪唤回的并不是这些,而是以下跪的方式表达了道歉的诚意。下跪的真正意义在此。师道尊严不是这样唤回的。在谭老师的内心深处,文化心理上,还是把师道尊严看得非常重,是的,每个人都有尊严,只有当这个社会普遍把尊严看得比生命更重要,这个社会才更有希望。但是,如果当教师的只重视自己的尊严,而不关注学生的尊严;如果当官的只重视自己的尊严,而不关注民众的尊严,那么,这种尊严就很难获得普遍的认同,也很难从学生和民众那里获得。获得尊严的前提是对学生和民众的尊重。尊重是相互的,没有尊重就没有尊严。中国的传统中,家长制无处不在,家长对孩子,教师对学生总是不能平等对待,总是用自己的尊严去压迫孩子或学生。这正是中国文化中缺少人文精神的最根本原因,也是教育失败的文化原因。

对谭老师的下跪,媒体、网友是什么态度呢?对谭老师的下跪,与娄底一中学生的反映相比,媒体更多的是质疑声:谭老师是没有错而下跪,跪掉了师道尊严,是向学生示弱,唤不回学生的良知,也跪不出教育的未来。有论者还引用教育专家王栋生先生的话予以说明,——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但是有一论者没有引用后面的一句话,——“如果教师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学生会是什么样的人?另一论者引用了后面的话,却并不解王先生所谓的“下跪”是指精神上的下跪,即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而非实指谭老师之类的下跪。而我倒以为,谭老师如果出于本心的自觉的行为,则其行为上虽然下跪,但其精神上却是挺立的人。因为,这是一种具有反思精神的勇士才有的姿态。

在否定谭老师下跪式感化教育之外,还有主流的论者表达了对麻木无良学生,对家长教育失败,对社会风气日下,对教师的处境和教育困境的忧虑之情。而肯定者寥寥,大抵认为其感化教育的精神可嘉,这样的老师不多矣。而从建设意义上看出其反思教育的勇气的大概只我一个,也许人们将会给我贴上“理想主义”、“书呆子”之类的标签。令人欣慰的是也有一篇文章表达了谭老师制止当事学生违纪的方式不当,进而扩展到整个教育人文精神缺失的观点。该论者认为,谭老师的下跪是“素质缺失的自我标榜”。我想这里的素质应指素质教育方式。

主流媒体或主流论者,代表一种社会精英的理性思考,但我没有听到多少教师理性的声音,更多的是愤激之语,抑或表达现在教书之难。相对于精英论者,而大众化的舆论更代表一种现实。请到大众化的网络论坛里看一看吧。我看到了许多网友对谭老师下跪的不屑,正如当初谭老师班上学生的“唏嘘”声。这些网友并不在少数,这种不屑的声音大都源于自身的亲身体验,就是自己或亲友曾经被老师体罚过、人格被侮辱过,从而在心里留下了挥之不去的阴影,应该说,体罚和对学生人格的侮辱是我们教育长期的顽疾。所以,在整体上,教师的口碑并不好。传统的应试教育方式,制造了大量低质量、道德缺失的教育产品,成为教育的硬伤。

这起事件,应该引起我们反思:现在我们应该怎样做教师?而我即刻联想到了鲁迅先生的《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于是找来一读。其实,这并非是教授为父之道的教材,而是新文化运动时,对文化的反思。而这篇文章与学校教育亦有密切关系。现在看来,虽然90年过去了,但是我们的家长和教师的教育方式仍然没有多大改观,文化的进步是极为缓慢的,以至于成为束缚社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鲁迅先生说,旧时父亲认为自己对孩子“有绝对的权力和威严”,老子说话无所不可,儿子则在未说之前早已错了。他还认为,应该以孩子为本位,“觉醒的人”对于子女,“义务思想须加多,而权力思想却大可切实核减”,“长者须是指导者协商者,却不该是命令者”。中国家长制文化源远流长,余毒深远,在现在的家庭、学校和官场,又有哪一个摆脱了这种文化的束缚,修成了富有人文精神的权利本位的文化?

作为文化的传承者,教师该怎么做呢?这是深刻的又值得忧患的话题,也许会被人们轻描淡写地忽略而过,因为传统文化的习惯力量实在很大。

老师的下跪,仿佛是所有以正义化身自居的国民自身的下跪,甚至有人惊呼,这是中华民族在下跪。而我以为,面对孩子、学生,我们真该放低身段了,虽然不至于下跪,求其理解我们是“为他们好”(不在于初衷是为其好,还要在方法上真正实现有利于其健康成长)。我们应该以平等的而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身份去和学生交流,引导他们学会思想;我们应该学会尊重孩子的人格,保护他们的尊严,从而才能获得我们的师道尊严。“师道尊严”,并不是单纯的尊严之意,而还有一个前提,即“师道”,先有师道,才有尊严。今天的师道首先应该是对学生的尊重,尊重其人格,尊重其权利。在人格上,教师和学生应该是平等的,教师对学生应该充满人文关爱的,以爱的播种孕育出千树万树爱的花朵。而平等这一现代公民社会最基本的价值普遍实现起来还依然困难,最起码在学校和家庭教育中是这样。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而现在的教师,眼里只有分数没有人。这是一切教育恶果的根源。

有论者一边认为谭老师跪掉了师尊,一边说到公民教育,但是在逻辑上并没有能够将二者牵连在一起,似乎谭老师是自取其辱,丧失人格,而不像一个公民。而教师的尊严并不是你站得越高,权力越大,越是威严,就越能获得的,而是要以对学生的尊重换取学生对自己的尊重。没有尊重就没有尊严。我不知道,如果没有对学生人格和权利的起码尊重,何以进行公民教育,何以教育出现代公民,恐怕教育出的都是只在意自己权力的威严,而不会关注他人权利和尊严的家长、教师和父母官。当学生普遍对一个老师不满的时候,这个老师就应该反思了,是不是自己的教育方式有问题。

曾经我任班主任的班上,有一个任课老师,他对学生要求严格,教学也很投入,但是和学生的关系却越来越僵化。后来,他让学生将对老师的心里话写出来,结果令他很震惊,学生普遍对他表示不满,原因是他对学生体罚和不尊重其人格的行为比较多。后来,这位老师将学生写的东西拿给我看,我很感动学生对我的认可和信任。后来,班级开了一个恳谈会,请了那位老师和校长,让学生和老师平等地交流,就是有什么心里话,当面说出来。学生们也在反思,有的学生也表示了对老师的理解,还有的顽皮的学生主动自责不努力并哽咽了。

所以,我以为,谭老师的下跪倒是值得尊重的举动,不是屈服,不是无奈,不是妥协,而是一种反思的姿态,一个大写的“人”的姿态,而不仅仅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人的姿态。谭老师不仅独立思考、反思并且以行动表达了独立的思考、反思的精神,按王栋生先生的观点,这样的人应该不是跪着教书的人。

我知道,写这样的文章,肯定会有人骂,就像当初鲁迅写《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文章时被“圣人之徒”骂一样。任何人都可以骂我,但是请说出理由,并以真诚的态度。

 

 

 

相关链接:

娄底教师下跪事件追踪 动手学生称教师应属服务业

http://zqb.cyol.com/content/2010-12/02/content_3454971.htm

下跪的教育培养不出站着的学生

http://zqb.cyol.com/content/2010-12/02/content_3454976.htm

娄底一中下跪教师谭老师的个人说明!

http://shehui.daqi.com/article/3019226_3.html

娄底一中校方的说明:敬请大家还原一个教书育人的安静环境

http://shehui.daqi.com/article/3019226_4.html

教师无错却给学生下跪,理从何来?

http://news.xinhuanet.com/comments/2010-12/01/c_12834262.htm

教师下跪门是教学之难的一个注脚

http://news.sohu.com/20101202/n278057932.shtml

下跪老师,跪掉师尊跪出无奈

http://news.sohu.com/20101202/n278058267.shtml

下跪教师同样值得我们尊重

http://comment.scol.com.cn/html/2010/11/011011_819999.shtml

又现教师下跪,能否唤醒社会良知?

http://news.xhby.net/system/2010/12/01/010858363.shtml

教师下跪,扇的是谁的耳光?

http://www.bzcm.net/jiaoyu/2010-12/01/content_254400.htm

教师下跪:跪不出孩子的良知,只会跪出社会的麻木

http://nf.nfdaily.cn/spqy/content/2010-12/01/content_18059479.htm

教师的下跪门,素质缺失的自我标榜http://bbs.tie.163.com/bbs/society/192807099.html

"老师向学生下跪"真把教师当服务业了?

http://pinglun.youth.cn/zqsp/201012/t20101203_1417805.htm

老师下跪,跪不出教育的未来

http:// www.chinavalue.net/Group/Topic/46335/

教师下跪学生,谁来扶起尊严?

http://tieba.baidu.com/f?kz=946437006

刘凯玲:教师向学生下跪值得多方反思

http://comment.workercn.cn/c/2010/12/03/101203110357581372935.html

惊闻娄底一中老师下跪门

http://loudi.bbs.house.sina.com.cn/thread-6106831-21.html

傻逼才向如此轻贱的“教师"致敬!

http://bbs1.people.com.cn/postDetail.do?id=10551133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