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爱泼斯坦蒙牛公共关系《焦点访谈》 |
分类: 专栏 |
公共关系黑暗与光明
何镇飚
11月末,全球权威的公共关系评测公司Holmes发布了2010公共关系行业报告。而与这份全球瞩目的公关报告一同发布的,却是对中国公共关系行业的强烈批评。这篇名为《中国公共关系的阴暗面》的文章指出,中国的公共关系公司可以制造虚假的消费者、虚假的个人博客、虚假的新闻报道,通过制造公共卫生的恐慌事件,来抹黑和诋毁竞争对手。全球关注的这起公关丑闻就是蒙牛对伊利的网络抹黑事件。随着蒙牛方面三名犯罪嫌疑人由于“个人行为”被正式批捕,一度纷纷扬扬的“伊利圣元奶粉导致儿童性早熟”被证明是一场公共顾问公司策略的恶性事件。
福布斯杂志驻北京记者站的著名观察家爱泼斯坦(Gady Epstein)由于长期在中国从事公共关系行业的报道,所以他撰写的专题《付费就制造丑闻:中国公共关系的黑暗艺术》,相对比较客观,他指出了中国宽松的公关环境和莫衷一是的公共关系“规则”造成了这起事件。爱泼斯坦曾经多次采访过本次事件的核心人物,北京博思智奇公关顾问有限公司杨再飞,认为是杨一手打造了蒙牛成功的营销策略,“1999年之前,蒙牛公司一无所有。”
杨再飞是一位典型的中国式公关明星。1994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曾在中央电视台担任《焦点访谈》、《经济半小时》记者,2001年创办博思智奇公关公司,其公关风格勇猛刚劲,曾在蒙牛特仑苏OMP事件危机公关和中粮“解百纳”商标权之争中表现突出,成为蒙牛市场营销的头号智囊,也曾一度被业界认为是“蒙牛总裁助理”。西方同行很难想象,但在国内却不失为普遍现象的是,从事舆论监督和“揭露性”报道的记者,往往会离开传媒,转而从事公关行业。
如果观察全球的公共关系行业,我们会对这个朝阳行业得出比较乐观的结论。Holmes的2010全球公关业调查报告显示,2010年全球公关市场总额为80亿美元,在全球经济衰退的不良环境下,仅较上年下降8%。万博宣伟收入最多,年收入近5亿美元,福莱和爱德曼紧随其后。在针对320家专业机构领袖的调查中,数字营销、口碑传播和消费者营销在未来业务增长预期中列前三位。在北美地区,公共关系人员认为新闻媒体对公共关系的尊重程度为7.03,而全球的平均数为6.76,呈现良好的上升趋势。
上一次的国内公共关系美誉期还是在北京申奥。北京奥组委曾经专门感谢了公共关系公司,“北京申奥本身就是一个大的公关活动,其目的是塑造北京新形象。”2009年的十大公共关系案例的第一名就是北京奥运会的公共关系。而万博宣伟、奥美等公关的“关上灯,点亮希望——地球一小时中国行”也成为公共关系业为环保事业做出重要贡献的经典案例,关灯环保行动在北京、上海地标性的商圈如国贸、国家大剧院、东方明珠、外滩等地同时进行。不仅得到了北京、上海两市政府的支持,而且通过媒体报道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加入到环保行动之中。2010年万博宣伟获得WWF感谢。
也许正如关灯行动一样,虽然身处黑暗之中,内心却是一片光明。对公共关系行业一味唱衰并不是客观而理智的行为,问题在于,我们应该怎样加强国内行业监管与自律,还公共关系一个健康的行业生态环境,才能抹去这遮蔽在中国公关头上的一片阴霾,让阳光继续普照行业的未来。
(平媒用稿)
(注本文中出现关于“关灯环保”活动的信息偏差,感谢英智格林曾少强先生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