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下册练习题5-8课

分类: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下 |
5、凸透镜
一、填空
1、像放大镜这样
2、凸透镜有
3、放大镜包括
4、有凸透镜装置的物体有:
5、凸透镜放大的倍数与凸透镜的
6、利用凸透镜所成的像都是
7、凸透镜的种类有
8、用放大镜看报纸上的字,发现字比原来变
二、判断题
1、不能用激光灯照射眼睛。( √)
2、用凸透镜看太阳会发现太阳很美丽。(
3、放大镜就是凸透镜。(√
4、阳光经过凸透镜后会改变方向。(
5、使用放大镜时不能用手摸镜片。(
6、不要用凸透镜看太阳,否则会灼伤眼睛。(
7、凸透镜是根据光的折射原理制成的。(
8、在没有光的情况下,凸透镜也能成像。(
9、要让蜡烛火焰的像呈现在纸屏上,蜡烛、凸透镜、纸屏要摆放在一条直线上。(√
10、当放大镜离蜡烛远离纸屏近时,成的像是缩小的、倒立的像。(√ )
11、小水滴就是一个凸透镜。(√ )
三、选择
1、照相机中装有凸透镜,利用了它的(
A放大
2、当凸透镜距纸屏远,距蜡烛近时,成的像是(A
A放大
3、(
A烧杯
四、问答题
1、你能用什么方法做个凸透镜?说一说。
把冰块磨成边缘薄、中间厚的形状;在玻璃片上滴上一滴水;在透明的玻璃瓶里装满水。
2、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凸透镜?分别用了它的什么作用?
放大镜,放大作用老花镜,聚光作用照相机,成像作用望远镜,成像作用显微镜,放大作用。
3、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凸透镜?给人们带来了哪些便利?
放大镜,放大物体老花镜,纠正老花眼照相机,照相望远镜,看清远处物体显微镜,看清细微物体。
4、有一支探险队,在南极遇到了特大暴风雪。等到风停雪止队员们才发现,存放火柴、望远镜等物品的袋子被暴风雪刮走了。在零下几十度的气温下,所有的食品都冻得像石头一样坚硬。正当大家万分着急的时候,一位知识渊博的队员想办法取到了火。请结合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猜想一下,他是怎样取火的?其中运用了什么科学道理?
将冰块磨光成一面凸透镜的形状,来聚光点燃易燃物。利用凸透镜聚光的原理。
五、实验
1、实验名称:凸透镜成像实验
实验材料:蜡烛
实验过程:把点燃的蜡烛、凸透镜、纸屏依次放在同一条直线上,高度要一致,调整距离,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当凸透镜离蜡烛远、离纸屏近时,所成的像倒立、缩小、清楚。当凸透镜离蜡烛近、离纸屏远时,所成的像倒立、放大、模糊。
2、如果下面蜡烛的像能够成在纸屏上,它可能会形成什么样的像?请你在纸屏上画出观察到的蜡烛火焰的像。
6.照相机和眼睛
一、填空
1.瞳孔相当于照相机的光圈,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
2.来自物体的光通过
3、来自物体的光在视网膜上形成的是倒像,
4.眼睛的主要部分是眼球。眼球是由瞳孔、
5、照相机是利用
6、瞳孔能够扩大或缩小。光线强时,瞳孔缩小;光线弱时,瞳孔扩大。
二、选择
1、照相机的胶片相当于眼睛的(
A瞳孔
2、来自物体的光在视网膜上形成的是(
A倒像
3、能调节和控制光线进入眼睛多少的是(
A瞳孔
4、长有复眼的动物是(
A青蛙
三、判断
1、凸透镜是根据光的折射原理制成的。(
2、不同动物的眼睛构造是不同的。(√
3、视网膜的作用是聚光。(
4、视网膜上成的像是物体的正立的像。(
5、眼睛和照相机的成像原理是相同的。(
6、照相时,要把物体的像照得大一些,镜头与物体应近一些。(
7、我们看到的物体都是正立的,这是人脑自动调节的结果。(
8、动物眼睛的构造与人的眼睛完全相同。(
9、晶状体的凸度可以调节。(√
10、在照相机取景器中物体的像是正立的,说明照相机中没有安装凸透镜。(×)
1、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来自物体的光通过瞳孔、晶状体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倒像。连接视网膜的视神经立即把光信号报告给大脑,我们就看到这些物体了。
2、照相机里的像是倒立的,为什么我们的眼睛看见的像不是倒立的呢?
来自物体的光在视网膜上形成的是倒像,人脑能自动地调节倒立的视觉信号,形成正立的视觉。
3、你在制作照相机是用到了哪些材料?你是怎样制作的?
材料:凸透镜、两个能正好套在一起的纸盒、半透明纸、剪刀、胶水
制作方法:两个能正好套在一起的纸盒,去掉纸盒的两端;将凸透镜粘在一个纸盒的一端,将纸屏粘在另一个纸盒的一端;把两个纸盒套在一起,使其可以自由前后推动,任意调节焦距。
一个照相机就做好了。
4、结合照相机的构造,分析人眼能看到物体的科学原理。
人眼就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视网膜相当于胶片,瞳孔相当于光圈。周围物体发生的光或反射的光通过瞳孔、晶状体进入眼睛后,会在视网膜上形成这些物体的倒像,连接视网膜的视神经立即把这些信号报告给大脑,人脑能自动调节倒立的视觉信号,形成正立的感觉,我们就看见物体了。
5、你知道哪些眼睛特殊的动物,给同学们讲讲。
蜜蜂、苍蝇、蜻蜓等昆虫的眼睛是复眼,能形成多张像。
青蛙的眼睛向外突出,视野开阔,有利于观察。
6、眼球的构造。
7、保护眼睛
一、填空
1.晶状体的凸度是靠牵引晶状体的
2.如果长时间看近处的物体,牵引晶状体的肌肉总是处在
二、选择
1、我们儿童常患的眼部疾病是(
A近视B沙眼
3.近视眼和老花眼主要是(
A.晶状体
2、近视是由于(
A.晶状体
3、近视眼看不清(
A远处B近处C黑暗处
4、老花眼配戴(
A凹透镜B凸透镜
三、判断
1、躺在床上看书更舒服。(
2、远视和近视都是眼部疾病。(
3、为了节约时间,我们可以在行驶的车上看书。(
4、近视眼镜是凸透镜。(
5、晶状体的凸度可以调节。(√)
6、我们看远处的物体时,晶状体的凸度变大。(
7、在行驶的车上看书眼睛容易疲劳。(√)
8、人的左眼与右眼视力一定相同。(×)
9、激光灯可以照射眼睛。(×)
10、双眼视力优于单眼视力。(√)
11、生活在草原地区的牧民视力比较好,没有人患眼病。(×)
四、简答
1、眼睛常患的疾病有哪些?
近视、沙眼、白内障、青光眼、老花眼、角膜炎
这些眼部疾病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这些眼部疾病有的是眼睛本身就发生了病变;有的是感染了病菌或病毒造成的;更多的是不注意用眼卫生或一些不良习惯造成的。
2、为什么我们正常人的眼睛能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
人的眼睛是靠自动调节晶状体的凸度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的。晶状体的凸度是靠牵引晶状体的肌肉调节的。肌肉收缩,晶状体的凸度变大,眼睛就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肌肉舒张,晶状体的凸度变小,眼睛就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
3、人的眼睛中的晶状体是怎么变大或变小的呢?
晶状体的凸度是靠牵引晶状体的肌肉调节的。肌肉收缩,晶状体的凸度变大,眼睛就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肌肉舒张,晶状体的凸度变小,眼睛就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
4、什么是近视?(近视是怎么造成的?)
如果长时间看近处的物体,牵引晶状体的肌肉总是处在紧张状态,就会疲劳,失去调节能力,看远处的物体就会模糊,这就是近视。
5、生活在草原地区的牧民为什么视力比较好?
因为生活在草原上的牧民,视野比较开阔,光线比较好,经常能够远眺,所以视力比较好。
6、说一说怎样保护我们的眼睛?
避免眼睛受到外伤;
避免传染性眼病的侵扰;
改变生活中不良的用眼习惯;
补充有益于眼睛的食物,增强体质;
不要长时间看电视、电脑;
遇到刺眼的亮光要戴防护罩;
看书、学习不要离书本太近;坚持做眼睛保健操。
7、说说你是怎么预防近视的?
补充有益于眼睛的食物,增强体质;
不要在强光或弱光下看书写字;
不要在行驶的车上看书;
看书、学习不要离书本太近;
不要长时间看电视、电脑;
坚持做眼睛保健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