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一课 温度计的秘密

(2016-02-25 15:43:56)
标签:

教育

分类: 青岛版科学四下

第一课温度计的秘密

一、填空

1、物体有冷有热,物体的( 冷热)程度叫温度。

2 要精确测定物体的温度,需要使用( 温度计)。

3、常用的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叫(温度计) ,它的单位是(摄氏度),用 (℃) 来表示。

4、用摄氏温度计测定的温度叫做( 摄氏度)。

5、液体温度计主要由(玻璃管 )、(玻璃泡 )、(刻度 )三部分构成。

6、用温度计测定水的温度时,用手拿温度计的(上端),将温度计浸在水中,不要接触容器壁,等温度计内 液柱(  静止)后,读出温度。 

7.把温度计放入热水中时,液柱会上升,放入冷水中液柱会下降。 

8、在一般情况下,水受热时体积会(膨胀 ),受冷时体积会(收缩 ),这说明水有(热胀冷缩 )的性质。

9、水受热时体积会(膨胀) ,水受冷时体积会(收缩) ,我们把水体积的这种变化叫( 热胀冷缩)  

10、在一般情况下,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 )的性质制成的。

11、零摄氏度写作(0),零下20摄氏度写作(-20℃)。

12、标准大气压下,水结冰时的温度是(0 ),水烧开时的温度是(100  )。

13、水在4℃时,体积最(最小) ;在4℃以下,随温度降低,其体积不断(增大)       

14、水受热以后,( 体积 )会增大,( 质量 ) 变。

15、绝大多数物体受热时,体积会( 增大);冷却 时, 体积会( 缩小 ), 这种性质叫做(热胀冷缩 )。

二、判断

1、从嘴里呼出的热气能使温度计的温度上升。             

2、使用玻璃杯应先倒入冷水,再倒入热水。               

3、任何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    

4、人体的正常体温是38℃,水的沸腾的温度是100  ×      

5、水在变热的过程中,重量发生了变化,体积大小没有发生变化。              

6、水结冰时体积会缩小。                            ×     

7、读取温度计的度数要等温度计的液柱停止上升或下降时再读。                

8、夏天打足气的自行车在太阳底下暴晒容易爆胎。         

9、水结冰后体积只会收缩。 ×

10、酱油受热时,重量会增加,受冷时,重量会减少。(×

三、选择

1、把温度计放入热水杯里,温度计中液体上升,这是因为(      )。 

重力将液体压上去了         出现了空气泡         

C、热水上面的空气压力将液体压下去了。          液体遇热膨胀 

2、一般可以用来测量操场上空气温度的是(  A     )。

温度计     体温计     测力计 

3、人的正常体温是(    

  35        37       39 

4、水结冰后,体积会(

 膨胀        缩小     C不变

5、相同体积的 80的热水和 20的冷水相比较, ( C )

A.两者一样重 B.热水重 C.冷水重

四、简答

1、我们要如何来测量水温呢?

1)手拿温度计的上端。(2)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3)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4)在液注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5)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2、寒冷的冬天,经常会遇到自来水管冻裂的情况,这是怎么回事?怎么防止这些情况的发生呢?

水管的水受冷变成冰体积增大引起的。 把水管深埋或用保温材料包起来。

五、在生活中我们发现用壶烧水的时候,如果水装得太满,还没烧开,就就会溢出来,这是怎么回事呢?这说明水有什么性质呢?请你设计实验验证。

答:壶里的水受热体积变大,这说明水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实验名称:液体的热胀冷缩实验

实验用品:锥形瓶、细玻璃管、胶塞、红色水、烧杯2只、热水、冷水

实验过程:1.在锥形瓶内灌满红色水,用插有细玻璃管的橡皮塞把瓶口塞紧,使液面升到管内。

2.将锥形瓶放进装热水的烧杯里,看到什么?

3.将锥形瓶放进装冷水的烧杯里,又会发现什么?

实验现象:将锥形瓶放进装热水的烧杯里,液柱上升;将锥形瓶放进装冷水的烧杯里,液柱下降。

实验结论: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