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移觉·移就·移情

(2017-09-07 14:14:39)
分类: 教学札记

移觉、移就、移情是三种不同的修辞格,用在文学作品中往往给作品带来意想不到的表现力。 一、移觉,也称通感,即感觉的转移和相通。心理学上叫感觉错移。指“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就是把人们的各种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通过比喻或形容沟通起来的修辞方式。如古诗“风来花底鸟声香”,将听觉的声音转化为嗅觉的气味;“鸟抛软语丸丸落”,将听觉的声音转化为视觉的形象。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有“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拟的。”这里的“清香”明明是“嗅觉”的感知,但作家恰恰用“歌声”来比喻就超出了嗅觉而转人了听觉,即用听觉的方式来表达嗅觉捕捉到的那种感知,这样不仅写出了它的轻淡缥缈,沁人心脾,而且还烘托出几分优雅与宁静。《荷塘月色》中还有一句“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这月的光华和阴影本属视觉形象,作家却用名曲上的旋律来形容,除了表明光与影的和谐与小提琴演奏的名曲一样悠扬、优美,还烘托出一种温馨幽雅的氛围,给读者以联想和想象,乃至带人一种幻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