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体经营情况
2012
年,公司"以中药产业为主体,经营非处方药、保健品及功能性食品"战略为行动指引,以
OTC
业务为基础,以新产品的有效推广为核心,以模式探索与创新为关键举措,以规则优化和内控建设为契机,加强团队内部管理,使公司生产经营健康发展。2012
年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 31.92
亿元,同比增长 20.57%;营业成本
19.83
亿元,同比增长 12.65%,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
2.25
亿元,每股收益 0.72
元,同比下降 1.09%。
1、主营业务
2012
年,OTC
业务实施了"一个平台,两种模式"的业务战略:一方面,在广告产品售模式中,继续强化终端合作,加强渠道掌控力;另一方面,积极推广非广告产品模式,借助公司多年来积累的品牌影响力及终端网络资源,实现非广告产品的快速终端铺货动销。2012
年,公司 OTC
业务销售恢复到历史较好水平,全年实现销售收入 13.40
亿元;且由于 2011
年受原材料价格影响销售额基数较低,2012
年全年较去年同期增幅较大,同比上升 35.25%。
2012
年,保健食品业务线通过强化基础、提升终端、推出新品、探索模式,全年实现销售收入 6.48
亿元,同比上涨 14.78%。其中:初元业务板块,一方面开展了肿瘤型初元和初元均衡蛋白营养粉的新产品上市工作,丰富了现有商超渠道的产品系列,另一方面,积极布局战略转型和模式创新,初元临床营养新模式探索工作有效推进;参灵草板块,2012
年在传统销售渠道持续深化对团购模式的探索,强化终端网点的建设和布局,通过一系列推广活动提升参灵草的信任度和美誉度,针对肿瘤患者的辅助治疗需求,开展了江西省内八大医院临床观察,为未来全国肿瘤辅助治疗市场的开拓奠定基础;朴卡酒板块,2012
年主要聚焦于江西省内市场和北京市场,以团购、专卖店、经分销为渠道销售模式,进一步扩大朴卡酒的销售规模。
2、研发
为贯彻研发领先的企业文化,使科研成果更好的支撑销售业务发展,2012
年研发以制度建设先行,全面带动研发工作开展。公司聘请了专业咨询公司,与研发中心共同制订公司科研五年发展规划纲要,构建了以研究室为研发单位的市场化研发模式,建立健全了项目管理制度,从立项、结题、验收等方面严格管控研发项目的时效与质量。2012
年,公司共开展企业自主科研项目 90
项,完成新产品开发 63
项;完成江西省对外科技合作项目验收项目 3
项;完成 32
项专利申请,获专利授权 13
项;承担国家级科技计划 2
项。
3、生产制造
公司继续实行 GMP
管理与"三体系"管理相结合的精益生产管理模式,积极推行节能,承担社会责任。2012
年,成品外单位(含药监部门)监测合格率 100%,优级品率
98.4%,全年未发生质量通报事件。
4、内部管理
2012
年是公司"规则文化"建设的成果年,规则建设继续采取"建知行优"的循环模式,通过"重点优化项目"推进工作目标达成,以"帮促优化"推动跨部门协作进步,并最终使规则与业务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2012
年,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以"新战略、新管理、新文化"为使命,立足"系统建设、专业提升、服务业务",追求创新与实效,并初步建成人力资源会计体系框架。2012
年,在规则体系建设、优化及成果提取的基础上,公司全面启动了内控建设工作,以
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公司内部控制,提升公司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公司聘请了内控咨询机构重新梳理并细化了内控制度和流程,对已有的内控体系进行了相应的维护和更新,初步形成了保证生产、经营、资产、人力资源、资本、科研、行政管理等各项工作安全运行,能够有效实施风险控制、识别、防范、计量、评估、检测的内部控制体系。
5、其他重大事项
报告期内,公司于 2012
年 12
月成功发行公司债券 5
亿元,期限 3
年,发行利率为 5.39%。发行利率为同级别发行期内最低。资金用途主要用于归还银行贷款及补充流动资金,解决公司中期资金需求。
报告期内,为提高募集资金使用效率,公司调整了 2010
年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项目投资金额。调整后,OTC
制剂生产线扩产项目(简称:OTC
项目)投资总额为 13683
万元,液体制剂生产线项目(简称:液体项目)投资总额为 41358
万元;同时,将 OTC
项目使用募集资金金额调减 6303
万元,并调整至液体项目使用。报告期内,调整后的上述两个项目建设已完成,并均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包含三层结构:深层内核是企业愿景、使命和价值观;中坚是企业的核心专长和核心能力;外在表现是企业的各种竞争优势。公司愿景是成为中国中医药行业的"苹果",使命是遵循传统中医药理论,依靠现代科学技术,本着追求极致的精神,制造出享誉世界的中医药产品。崇尚规则、讲求创新、追求极致是企业的价值观。
历经多年发展,公司着力在科研、生产、营销方面打造自身的核心专长和能力:依托"中药固体制剂制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蛋白质药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两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提升研发实力,构筑创新药业和保健品研发平台;依托优越的生产基地和极致生产理念,打造生态化的生产环境,引进世界尖端的生产设备,追求精益求精的制造生产工艺,建立苛刻的质量检测标准,制造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极致产品;依托多年在
OTC、保健品领域形成的强大渠道覆盖和终端管理能力,不断在细分市场做大产品、做优品牌。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集中体现的竞争优势有:建立在传统中医药文化理论体系上的持续产品研发优势;一批高素质的营销团队;两个全国驰名商标;两大业务线成熟营销渠道和十万家以上的可控终端;在市场细分领域不断稳固并提升产品市场占有率的成功经验。
(一)
行业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
经过 2009
年至 2011
年三年医改,2012
年医改进入深水区。2012
年 3
月,国务院印发《"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下称:"十二五"医改),明确了
2012-2015年医改的目标、重点和任务,并明确"投入力度和强度要高于
2009
年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投入"。在宏观经济稳定增长及相关行业政策积极推动的背景下,以"疾病谱的变化、人口老龄化、消费升级、医保投入加大"作为四大支撑,医疗支付能力水平不断提高,国民自我药疗意识不断增强,使医药产业在宏观政策与消费市场上都将迎来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根据
SFDA
南方所的测算,未来十年,中国医药工业总产值年复合增长率有望达到 22%,到
2020
年中国有望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药品市场。医药行业将很可能步入行业发展的"黄金十年"。
对于公司所处 OTC
药品及保健品(含保健食品及功能食品)细分领域,未来发展还呈现如下特点:OTC
行业规模逐年递增,但增长趋势放缓:2001
年我国 OTC
市场约 253
亿元,到 2010年,OTC
市场规模达到 1209
亿,同比增长 17.2%,十年间增长近
5
倍。从增长率来看, OTC行业增长率要低于全国药品市场规模增长率,尤其是近年新医改推出实施、社区医疗卫生体系的建设,国家医疗卫生投入的增长加快了整体药品市场的增长(大约
25%左右),但我国
OTC
行业同期增长率在这两年却明显偏低(15%左右),作为
OTC
行业的主要载体的零售市场增长速度明显低于全国药品市场增长速度,增长率进一步呈放缓趋势发展。相关法规政策有利于
OTC
市场的发展: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将民众特别是近 3
亿城镇职工建立现代的医药卫生消费观念。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使医疗保险范围扩大一倍,使药品消费总量扩大,其中相当一部分是非处方药的消费;药品分类管理制度的逐步建立将使非处方药品种越来越多;流通领域特别是零售药店的改革将使人们更方便地得到非处方药产品以及用药指导和服务;相关政策和环境有利于非处方药市场发展。
保健品市场潜力巨大,品牌中药企业具有天然优势: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食疗食养的悠久历史和传统,在中医药保健食品和保健用品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人们经过几千年的实践,积累了丰富的养生保健经验,形成了大量的养生保健药方,建立了独特的保健食品科学。中华民族在繁衍、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创造了具有完整理论体系和丰富实践的饮食文化及中医药保健食品。药食同源,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懂得用中草药和保健食品来"有病治病,无病防病"。悠久的保健历史,独特的食养理论,丰富的药材资源,灿烂的东方文化,使中医药保健食品在国内和国际保健食品的领域中占有重要一席。
"十二五"规划首次把健康产业作为一项发展内容纳入国家产业整体发展战略之中,中国保健产业的发展速度很快,在不到
15
年的时间里成长为年产值上千亿的产业,生产总值每年占到GDP2%,目前每年按照
9%的速度增长,人均在保健上的消费达到了
31
元。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已开始把国民健康的重点放在病前的控制而非病后的治疗,中药"治未病"的概念已深入人心;同时随着社会发展、收入增加和观念改变带来了医药消费市场的升级与分化,药品消费市场已由过去单纯的治疗需求,向高端的预防、保健、康复等方向分化发展。而中药企业尤其是品牌中药企业向保健品等健康产品进行产品和品牌延伸具有天然的优势,其以中医文化为基础,利用中药特有属性,针对消费者不同诉求,将保健养生元素与其他日常生活有机结合的一组产品,对亚健康状态调节等中医养生方面有独特优势,并涵盖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使这类产品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二)
公司发展战略
发展战略:以中药产业为主体,经营非处方药、保健品及功能性食品。
(三)
经营计划
2013
年,公司将继续以中药产业为核心布局大健康品领域,以市场为引领,以人才为关键,聚力研发,持续开展产品创新,深度整合内外部资源,探索创新营销模式,实现公司的良性运作和健康发展。2013
年公司计划实现合并营业收入 35
亿元,费用率控制在 30%以内。主要思路和举措如下:
1、OTC
业务
2013
年,OTC
将继续实施"一个平台,两种模式"的业务战略,保持广告产品的持续稳定增长,推出健儿消食口服液产品上市,形成江中胃肠类产品家族组合,继续保持江中在胃肠道领域的绝对领导地位;在非广告产品领域快速推出非广告产品系列群。
2、初元业务
2013
年,初元业务将完成从传统礼品市场向自用市场的转型。一方面继续保持在病人礼品市场中的领导优势地位,在现有产品的基础上,实现初元肽系列产品的延伸。另一方借鉴其他医药企业跨界营销的成功经验,通过初元品牌延伸,逐步实施初元业务转型。
3、参灵草业务
2013
年,参灵草业务一方面在传统零售渠道重点强化终端,以专营店为主,专柜销售为辅,优化终端建设,改善终端陈列,打造专家型导购员,并共享终端资源,将终端做精做深。另一方面,积极开展与医院的合作,拓展在北、上、广地区针对肿瘤患者的临床观察,为切入肿瘤患者市场奠定基础。
4、朴卡酒业务
2013
年朴卡酒仍将聚焦江西省内市场,通过优化产品结构,以大团购为主体的渠道补充模式,辅助品牌广告宣传投入,实现朴卡酒在江西省内市场的快速上量。
5、研发
2013
年,继续坚持"大产品、大品类"研发思路,完成参灵草临床疗效观察、甲板参产品研发、初元肽系列产品功效提升、初元临床营养系列研发及
OTC
产品工艺优化和品质提升等。在研发组织架构上,调整为研发贴线业务服务。
(四)
因维持当前业务并完成在建投资项目公司所需的资金需求
2013
年,公司资金需求将主要在研发投入、新产品上市销售拓展、基础建设等方面,资金主要来源于公司自有资金、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公司债及银行贷款等。
(五)
可能面对的风险
1、广告影响
公司主要定位于药用消费品及日常养生健康产品,传统的营销方式以广告拉动的策略为主。近年来电视广告价格大幅提升,特别是卫视频道的广告以年均
25%的幅度增长,如果继续按照以往"大品牌,大广告"的营销模式,对维持甚至提高公司产品的创利能力是巨大的挑战。
应对策略:
公司将尝试媒介优化,积极探索电视广告外的其他宣传手段;同时,深入实施"一个平台、两种模式"策略,在保持广告产品稳定增长的同时,加快非广告产品的上市时间和数量,并尽快形成非广告产品的成功模式以复制推广。
2、保健品行业现状影响
目前国内保健食品市场混乱,产品粗制滥造、虚假宣传泛滥,行业信任度极低,同时行业准入门槛低,导致大众消费者对国内保健品尤其是对国产中药保健食品信任度极低。随着国外保健品如
NBTY(自然之宝)、GNC(健安喜)等将加快进入中国,必将改变中国保健品市场的竞争格局。
应对策略:坚持以制药企业的标准,聚焦产品力,确保产品品质和功效,充分树立公司在保健品领域优质形象,并积极加速从传统礼品市场向自用市场的转型。
3、成本压力
近几年受宏观经济、自然气候、游资炒作等因素影响,公司原材料价格进入了上涨周期,加之人工成本的不断攀升,公司将面临成本上涨的压力。公司主导产品健胃消食片原材料太子参市场价格虽已明显回落,但仍远高于
2009
年的价格水平,并将仍可能存在波动。公司参灵草产品的主要原材料虫草的市场价格 2012
年较 2011
年上升 30%,预计
2013
年仍将上涨 20%-30%;进口西洋参的市场价格
2012
年较 2011
年也翻番,预计 2013
年涨幅将达 30%以上。成本上涨的压力,将给中药制药企业带来挑战。
应对策略:公司一方面继续加强市场价格监控及分析,合理安排库存及采购周期,进一步加强生产规划,做到统筹安排、平抑价格。另一方面,强化预算管理,增收节支,并积极开展营销方式创新,寻找多角度、多途径的落实各项增收节支措施,实现降费降本。此外,如果原材料价格上涨过快,公司也可依据原材料涨价幅度,适当提高相关产品的销售价格。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