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eor-3M-1卫星情况调研

标签:
航天信息 |
Meteor-3M卫星系列是俄罗斯现代化的国家气象卫星系统。由俄罗斯太空局负责研发,任务的目标是对如下领域进行环境监测:
Ø
Ø
Ø
Ø
美国提供的载荷SAGE-III跟在Meteor-3M-1卫星后面(这是俄罗斯航空航天局与美国NASA的联合项目),1994年12月16日,一项合作协议被Gore-Chernomyrdin 委员会批准。Meteor-3M的研制计划中融合了用于气象观测的Meteor-3系列卫星和用于地表观测的“资源”系列卫星。
卫星情况:
Meteor-3M-1卫星由俄罗斯机电科学研究院(NIIEM)负责设计和建造,卫星的机构包括:a)安放载荷的密封舱;b)仪器平台;c)太阳电池阵。绝大部分服务系统电子模块都收纳进密封结构内。绝大部分载荷仪器和部分服务模块安装在外部的热稳定平台上。显著的变化包括姿态控制系统的改变、微波传输系统的安装、数据系统和测量载荷的改变。
卫星采用三轴稳定控制,卫星指向控制精度0.1º,角度漂移率0.0005º/s,导航系统(GPS/GLONASS接收机)提供轨道确定及时间基准服务。太阳能系统供电能力2kW(寿命初期),由两块太阳电池阵提供,具有持续指向太阳的功能(太阳电池阵面积23m2,太阳翼展开尺度可达14m),整星重量2500kg(载荷重量900kg),设计寿命3年。http://s13/mw690/001f9Fwfzy7lKceo3SIec&690
图1:Meteor-3M卫星在轨想象图
一套星载信息系统(OBIS)用于记录载荷数据流,单台载荷数据流最大可达150 kbit/s,固态存储器容量100Gbit,OBIS向输出设备(无线数据下传)提供时间压缩数据流,星载信息系统重量20kg,电源功耗32W。
S波段(N1数字化数据流,1.67-1.71 GHz向HRPT匹配地面站广播,码速率665.4 kbit/s,NOAA-POES系列地面站均可接收。)
S波段(N2数字化数据流,1.67-1.71 GHz向自动信息接收站地面网络广播,数据率66.54 kbit/s)
VHF波段(模拟信息流,137.3-137.85 MHz向APT标准地面站广播)
X波段(8.320、 8.064或8.192 GHz,数字记录下传地面站,码速率61.44 Mbit/s 和15.36 Mbit/s)
卫星监视和功能控制由俄罗斯联邦航天局任务控制中心提供,载荷数据由NPO Planeta负责接收、处理。SAGE-III载荷的数据由美国NASA/LaRC通过Wallops飞行中心地面站负责获取和处理。
发射情况:Meteor-3M-1卫星于2001年12月10日,由Zenit-2型运载火箭从哈萨克斯坦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升空,与之一同发射的还有巴基斯坦的Badr-B卫星、摩洛哥的Maroc-Tubsat等4颗卫星。
卫星飞行轨道为太阳同步近圆轨道,轨道高度1012km,偏心率0.0024,轨道倾角99.63º,升交点地方时为上午9:15,轨道周期105.33 min,重访周期3天(41圈轨道)。http://s2/mw690/001f9Fwfzy7lKcg3mO5e1&690
图2:Meteor-3M外形尺寸图
载荷情况:
MR-2000M1(电视摄像机系统-2000-M1)
任务目标:在白天以可见光谱段(波长0.5 - 0.8 µm)观察地球表面的云层分布情况,当地太阳高度角须高于5º,空间分辨率0.7-1.4 km,该载荷已经在以下卫星上进行过飞行验证:Meteor-3-1 (1985)、Meteor-3-3、Meteor-3-4、Meteor-3-5、Meteor-3-6、Meteor-3-7、MR-2000M1。相机可以自行存储数据并发送数据。
Klimat(红外辐射计)
该载荷原先已经应用于Meteor-3系列卫星上,应用开始于1988年(Meteor-3-3 到 Meteor-3-7卫星)。Klimat是一种机电结合的设备,扫描角± 48º,扫描幅宽可达3100km,瞬时视场角=0.7×1.4 mrad,表面温度范围在223-313 K之间,温差可达300K,背景温度0.2K,测量谱段10.5~ 12.5 µm,设备重量75kg,探测器为碲镉汞探测器,冷却到80K,输出产品:全球的光度计测量。
MIVZA(微波湿度测量仪)
在设备的目标是给出大气中湿度(水蒸气)的含量估计,MIVZA是一台具有5个频段的扫描式辐射计,探测谱段范围在20-90 GHz之间。
MSU-E(高分辨率多光谱推扫成像仪)
该设备可提供3个谱段(0.5 - 0.6 µm、0.6 - 0.7 µm、0.8 - 0.9 µm)的成像,空间分辨率38m,成像幅宽76km,载荷具有穿轨向侧摆能力,由此带来的可视区域范围扩大到430km,比特量化率8bit。MSU-E曾在Resurs-O1系列卫星上飞行过(1985-2000),还曾在和平号空间站的PRIRODA舱段上服役过。
从历史角度上说,空间CCD推扫器件在全球的推广应用恰恰源自于MSU-E。最早的MSU-E设备上,CCD线阵上像元数1024,2条平行线阵,每条仙镇上均为1024元,可以提供3个谱段的推扫成像。MSU-E的星下点视场角为2.5º,通过辐射式制冷器为探测器散热,工作温度在-30~-50ºC之间,载荷重量17kg,无在轨校准功能。
MTVZA(微波成像仪/回波辐射计)
MTVZA由莫斯科空间观测中心负责设计和研发,与俄罗斯宇航局的合同要求MTVZA具备26个频道的微波辐射计测量功能(与NASA的AMSU-A和–B很相似)。
MTVZA设备的研制目标是监视海洋及陆地表面的大气参数,例如温度、水蒸气、海面风场等等。MTVZA设备是一款圆锥式扫描载荷,具有常规的视场角用于成像和回波检测(可同步进行多谱段和极化方向测量)。由于其但天线的设计,其运行频点设置在大气透明窗口上,分别为19、33、36.5、42、 48和91.65 GHz,正好氧气的吸收谱段为52-57 GHz,水蒸气的吸收谱线在22.235和183.31 GHz。此外,MTVZA包括一些补充性的频点用于海洋搜索。
MTVZA设备观测参数及其精度
观测区域 |
参数 |
测量范围 |
误差 |
海洋 |
表面温度 冰层:年龄(层次) 浓度 |
|
±1.0
K |
大气 |
温度剖面图 |
上到
45
km高度 |
±1.5
K |
陆地 |
干雪厚度 |
上到 1.5 m厚度 |
±0.2
m |
图3:MTVZA设备照片
MTVZA载荷技术参数表
频率 (GHz) |
18.7 |
22.2 |
33.0 |
36.5 |
42.0 |
48.0 |
52-57 |
91.6 |
183 |
瞬时视场 (km x km) |
75x136 |
68x124 |
45x82 |
41x75 |
36x65 |
32x58 |
30x55 |
18x33 |
12x22 |
成像视场 (km x km) |
35.6 x 31.6 |
71.2 x 63.2 |
17.8 x 15.8 |
71.2 x 63.2 |
|||||
敏感度 (K/pixel) |
0.25 |
0.25 |
0.35 |
0.38 |
0.45 |
0.45 |
0.3 |
0.5 |
0.4 |
校准精度,
K |
0.5 |
0.5 |
0.6 |
0.6 |
0.7 |
0.7 |
1.0 |
1.0 |
1.1 |
天线波束效率 |
93.7% |
93.4 |
93.5 |
93.5 |
92.8 |
93.9 |
94.2 |
95 |
95 |
交叉极化隔离度 dB |
-24 |
-24 |
-25 |
-24 |
-20 |
-23 |
-25 |
-24 |
-25 |
频道数 |
2 |
1 |
2 |
2 |
2 |
2 |
5 |
2 |
3 |
极化方向 |
V, H |
V |
V, H |
V, H |
V, H |
V, H |
V |
V, H |
V |
空间分辨率(km) |
75 |
68 |
45 |
41 |
36 |
32 |
30 |
18 |
12 |
圆锥扫描周期 |
2500.0 ±0.8 ms |
||||||||
成像角 |
53.5º |
||||||||
入射角 |
69º |
||||||||
扫描幅宽 |
2200 km |
||||||||
载荷重量,功耗 |
107 kg, 110 W |
||||||||
数据率 |
10 kbit/s |
Geophysical Monitoring System Complex :
地球物理监视系统组合包括两台载荷:1) MSGI-MKA(地质活动测量光谱仪)和2) KGI-4C(辐射监视系统),其中MSGI-MKA载荷还被叫做MSGI-5EI,具有以下4个频道:
能级在0.1-15 keV之间的电子流量(高敏感度频道)
能级在0.1-15 keV之间的离子(质子)流量(高敏感度频道)
能级在0.1-15 keV之间的电子流量(低敏感度频道)
监视所有的电子流量,门限能量级为40 keV
设备重量5kg,电源功耗6.8W
KGI-4C(辐射监视系统)
设备研制目标是监视以下能谱范围内的所有流量密度:
总质子流,能谱:5、15、25、30和40 MeV
总电子流,能谱:0.17、0.7、1.7、2.0 和3.2 MeV
质子流,能谱范围:25~90 MeV
KGI-4C设备重量12kg,电源功耗6.8W
RRA(反向反射器阵列)
RRA还被称为SRR(球体反向反射器),是IPIE(精密设备工程研究院)研发的成熟设备,RRA的核心器件是一个玻璃球,直径60mm,安装在紧固件内,用于观测地球表面,俯仰角高于30º,(反射器视场中心轴线指向地心),反射器及其紧固件固定安装在METEOR-3M卫星上,可以预期的信号反射强度介于LAGEOS 和ETALON两颗卫星之间,次要目标是进行激光测距试验,SLR技术可用于对卫星进行精密定轨。http://s11/mw690/001f9Fwfzy7lKcjU8Eqda&690
图4:RRA设计图和实物照片
SFM-2(分光光度计-2)
该设备的目标是提供对大气垂直含氧量的估计,测量过程采用吸收谱的方法,在0.25-0.6 µm谱段范围内的4个频点上采集信号,这使得获取高度范围5 km ~ 80 km内的氧气含量剖面图成为可能。
SAGE III(平流层气溶胶和气体成分试验III)
SAGE III的首席科学家M. P. McCormick,汉普顿大学,载荷建造于鲍尔空间公司,SAGE-III载荷入选作为Meteor-3M卫星和国际空间站的载荷。SAGE III是一款地球边缘扫描的光栅光谱仪,可以用于测量气溶胶、氧气和其他气体成分的垂直分布剖面图。该载荷是美国NASA 地球观测系统任务中的一部分,用于探测地球系统的特征参数。http://s7/mw690/001f9Fwfzy7lKclhE8ee6&690
图5:SAGE III核心器件原理图
http://s4/mw690/001f9Fwfzy7lKcmFK3913&690
图6:SAGE III载荷实物照片
SAGE-III具有以下科学目标:
获取全球范围内大气气溶胶、氧气、水蒸气、NO2, NO3, OClO等成分的分布剖面图,水平分辨率1~2km,同时获取中间层、平流层和对流层的温度、压力数据。
对可探测气体成分,获取它们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变化,用于研究它们在气候演变过程、地球生物化学循环、水汽循环、大气化学交互上扮演的角色。
研究对流层和平流层的气溶胶,对流层顶部及平流层云层,调查它们对地球环境的影响,包括辐射、微观物理学、化学交互作用等效应。
SAGE-III载荷技术参数表
特征频段: 9个太阳谱段 |
290-1550 nm |
视场角 |
± 185º(方位向), -24.81~ -31.02º(俯仰角方向) |
瞬时视场 |
1-2 km垂直分辨率,±0.5 km垂直在20km正切高度 |
热控 |
被动加热器和热电制冷器 |
工作温度 |
10-30º C |
数据量化率,数据率 |
16 bit,8分钟内达到 115 kbit/s (每轨3次) |
工作弧段 |
在太阳和月亮发生掩星现象时进行测量 |
载荷重量, 电源功耗,外形尺寸 |
76 kg (总质量,敏感器重 35 kg), 平均功耗80 W, 73 cm×45 cm×93 c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