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眼中的平安保险公司

(2014-10-22 10:07:14)
标签:

佛学

我眼中的平安保险公司

 

早些年我是瞅着保险公司在我们的小县城一步步从无到有的,后来出来外面的世界工作,对于保险行业并不陌生。早在几年前,某日忽然遇见一位保险界的精英,竟然跟着人家屁股后面,出谋划策,屁颠屁颠地跑过半年。

对保险行业,我有种敬畏的心理,尤其是早些年保险市场不太规范,人们总认为保险是收保费的时候笑脸,赔偿的时候找不见主儿。随着市场渐渐规范,人们对保险的认识已经度过了不信任期。现在人们理财的观念逐步确立,保险就不再神秘,而从事保险的客户代表也不会被随意拒绝。人们会静下来,仔细倾听他们推销的保险产品,从中找到给家人以及单位上哪一款险种。

我是从媒体上不断听到平安两个字的。很多时候,我曾经在很多场合听到人们对平安的称赞。成长速度快,多元化经营,平安的每个人都是多面手,学理财的话就得认识一个平安的员工。这些话听多了,心自然向往之,于是,就萌生了到平安应聘的想法。说干就干,打开了网页,在赶集网上立刻投简历。没想到双休日也有回音。大概不到一小时,就接到了一个非常有礼貌的电话,她说她是一处十九课的。

交流是短暂的,但是她留给我的印象是深刻的。她的话语平静而安详,给人一种大开大合的感觉。问及她的“官阶”,她淡淡地说,是一个带有三十人团队的主管。第一次谈话,仅仅是一个约定,约着到平阳路学府街口他们的单位见见。

到了第二天下午,我在看了一些平安保险公司的网页之后,心里有更多的感触。于是,又给她去了一个电话,结果不知不觉中,竟然谈话超过了一个小时还多。手机有点烫的时候,我挂了电话。平安,这个多年来一直景仰的地方,我得去看看。

其实,认识一个企业就是从她的一个员工开始的。透过这位姓郑的高素质主管,我忍不住会发出惊呼,我们这些传统行业里沉浸许久的人,身上多了很多暮气,也少了更多的锐气。平安之所以发展迅速,应该是来源于她们独特的企业文化,还有完善的培训机制下训练出来的高手员工。打定了主意,于是乎我就登门拜访。

鸿福大赛,学府街口。当我走到这座大厦三楼的时候,我突然赶到了一股压力,巨大的气场扑面而来。只有人气儿很旺的地方,才会有这种感觉。这是聚集很多人培训和开会才会有的那种感觉。寻找一处十九课,我找了很大一会儿。类似KTV寻找已经订座的朋友,我的心又回到了当年刚刚大学毕业就业的那个时候。一个个穿着整齐,西装革履,白衬衣领带的平安员工,各个脸上充满了自信和笑容。大家彼此路过打个招呼,说话的声音刚刚好,听起来很舒服。

站在十九处的门外,我定了定神,推开了门。他们正在上早课,我给其中后面站着的员工打了个招呼,他们的内勤出来了。约我的人很快就被找到,我和她穿过那么多的人前,走进了课长的办公室。办公室里很简单,一张办公桌,一台台式电脑。窗台上是课长本人的两幅生活照。照片里的人,很美,仿佛电影明星。地上码放着一些小礼品,几个品种的名牌。郑主管热情地招呼我坐下,寒暄了几句之后,说让我做个测试。

测试的内容很简单,就是在手机上答题。这就是数字化时代的平安,面试伊始,就给一个“下马威”。我是很自信地答完了题的,跟她聊了很多过往以及一些生活经验。她说,跟课长说好了,抢了别人的“头儿”,跟我好好聊聊。

课长走进来的时候,我感觉到是一个非常严谨而且强悍的女人。她礼貌地跟我握了一下手,就彼此落座了。办公室门外等着不少人,有签字的,有面试的,唯独她把时间给了我。其实,我心里有些愧疚。我来此“目的不纯”。因为之前做记者多年,到哪里都是那种带着摄像机的思考认知方式,所以跟她的谈话,我们似乎不像是正式的面试。

课长一针见血地指出我没有想好,来这里只是想看看,想深入了解一下平安。她给我讲了很多,不知不觉中,半个小时就过去了。又简单说了几句,就过了中午十二点。期间谈出来一个小任务,由于我会摄像,被邀请参加他们的颁奖晚会,担任影像记录。不过我乐意做这件事情,因为我可以将他们的成绩定格和升华。

中午饭是郑主管带着到了门口的小饭店吃的,她问及我和课长的谈话有啥感触的时候,我说她作为你们拓展部的一员虎将,已经从事了十多年的保险事业,眼睛里流露出的更多的是自信和坚韧,尤其是咱们谈话中间,走进来一个硕士毕业的学员,她对她的勤勉话术,令我更是敬佩。

“在我们这一行,千万别被人说中了,高学历的人未必做得最好,反而是……不过,我们希望我们的团队能够在你的加入后,学历和素质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团队的整体素质带出去让同行刮目,让顾客点头……”我重复着课长的话,笑着说:“平安是我未来的学堂,即使我没有加入我也会关注,也会买平安的产品,也会情不自禁地介绍朋友们买平安的产品。还有更重要的,我交到了一个真心的朋友,还认识了一位平安的好领导!”

都是“文人惹得祸”,谈话谈得很投机,午饭就没味道了。

临别时,郑主管说,礼拜天,我去你的住处拉你,别忘了给我们摄像。今天车不在,不能送你了,呵呵!

走在回程的路上,我一直这样想,为啥朋友们口头总会挂着一句话,我认识几个平安的朋友,买保险打个电话就上门了!哈哈,原来如此。一个企业之所以人们不讨厌她,更多的是她的员工的素质。不为目的而交往,不为利益而交流,这就是平安的味道,淡淡的如同一杯纯净水,诚挚而且简单,热情而不焦躁,低调却给人一种瞬间高大的感觉。

这两天内陆陆续续接到平安的面试通知,每个通知的人都是那么有礼貌,我们在电话里谈话毫不拘束,来电的他竟然给我讲去总部应聘某个岗位,一点都不自私。

结尾处给大家说说其中一位的对话,留个印象吧。

“您是常么?希望来我公司见见……”

“我给你发了短信地址了!”

“如果说您有工作的话,想找兼职的话,您就好好地待在原单位上班吧,拜拜了!”

这个联系人一连跟我打了三个电话,又发短信的,我内心很有些愧疚,这样“折腾”人家,无非是为了“窥探”平安的“毛细血管”。他的最后一句话,虽然无奈但更具显张力,内心分明对我这个“不守信用”的家伙想要批评几句,但是还是那么有礼貌,为此,我给平安点个赞!


常路明/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