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返程7:柏林墙,柔软
标签:
欧洲柏林墙柔软德国旅游 |
钢筋裸露,铁红色锈斑狰狞。
水泥灰的森森然,工字型兀自列开,缺口漏着城市狂烈的风,呼啸而过。卷刺的铁丝网消失。
斑斓的涂鸦沷散喷射,断垣上。呐喊。述说。渴求。喃语。无声。
历史的声音在这里哽住了喉。风像喉结里的沙哑,嘶嘶。
残余的躯块被人们呵存了下来,与华丽的都并存,共生,粘联。生硬,格格不入,却又妥贴安顺,像儿时脚背上被铁器划过的伤痕。曾经翻过白肉的地方,结伽,隆起,微痒,成至成为身体的又一部分再生,成了标记。像夏日女生脚踝处的刺青。时隐。独有。暗喻。誓言。
纪念品商店琳琅满目。一块柏林墙上敲下来的碎块,记着标号296015202,镶进了名信卡里,也像个伤疤隆起。
卡片黑白,上面网刺高耸,缠绕眼目,勃兰登堡门在深处定格。背景里一段凝固的时光。卫兵,钢盔,枪支斜挎,胜利女神的战车被凝望。
严格意义,它只能算是石粒,被随意敲落下来。蓝色,红色,粉绿,涂鸦泛着光,像这个红黄黑的国家旗帜上剪下。
坚硬,安宁。仿佛所有的躁动刚刚停息。一场大雨淋过,空气里不再尘灰扬起,有了绿地花树的辛芳,泥土的潮湿。
佇立,驻足,阅读,反观。卡片如一道黑暗房间被打开,在地上割出光的切口,刺眼分明,也在心上。把它放进背包带回,如同带回一段生息。
柏林墙推倒,敲碎,铲切,研磨,丢弃,留下一截一截。
有许多东西在物质上消融,却在时光的机器里熠烁,呈现,放大,无形。我不过试图用手抚过这个国家曾有的伤痛,其实怎么也无法体味伤痛记忆的真切和全部。如今的它像一块佛陀身上脱落的屑发、甲壳,涅磐入泥,让人不能忘却,却又不必记惦。
你若在,便安好。
过去的归过去,当下我们能做到的只是穿越,无关伤痛,幸福。穿越过黑暗,光明才如此美好。而黑暗也就成了光明前最艳丽的一抹彩色。
黑色,也是一种彩色,浓重,精纯。
柏林墙断口处,有情侣牵手走过,镜头成了多余。“菩提树下大街”也了多余,一条“杂志”街,奢侈品滑稽地被呈列在那里,像个上了年纪的艳妇。
维滕贝格广场旁边的百货大楼卡迪威(KaDeWe)里,“三毛”打工的印记,杳无痕。
一堵墙。一个缺口。一对恋人。一双幸福。
恨是用力的,所以坚固不动,困在原地,不得前行。
爱,流动,充盈,所以渗透,饱满,无形。
人就是这样的反复试炼里找到柔软,平衡。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