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酥油》的旅程

(2010-12-24 09:47:40)
标签:

梅朵

北京

刘胖子

酥油

旅游

 

http://s15/middle/43efee13g981e9e57f25e&690

    “每年,麦麦草原也会在“冬至”过后的天空昏黄很久,然后拖扯着呼下一场又一场地大雪……”。卧铺车厢内的灯准时熄灭了,心里念读的声音,刚落在这一句未完的省略号上。借着车窗外扫过的一刹那余光,我在《酥油》186的页上折了个小角。

 

这是个寒冷的冬至夜,我蜷在上铺,去往陌生的城市。兖州,山东最西部的一个城市,这算是个北方的城市,至少不再能算作南方。我对国内城市的记忆是浅薄的,仿佛除了自个的东部城市和向往的西部,对于北方城市的认识仿佛只有北京一隅了。

而这次用一个晚上的时间到达,再用一个白天的时间处理工作,最后用一个晚上的时间返程,这紧凑的行程注定是对这个城市没有任何的话语权。好在兜里还有一小段铅笔和一本让我寄挂的书,让我填塞工作里的间隙和旅途的困乏。

 

卧铺车厢里的暖气,叫人不敢浪费。熄灯后,鼻息凝重,我用尽着力气,汲取着周遭的热量,以期化解窗外臆想的肆虐寒冷,还有书里“麦麦草原”上沁人心骨的湿寒。很快,2582次列车把人带进了梦乡,安枕的旅人发出了呢喃……像是那年丽江返程昆明的夜铺。一样的耳侧他声,一样的寒夜微光。我恍惚地,枕着冬夜里最温暖的记忆入睡……

凌晨五点的时候,开始被浑身的难受惊醒,仿佛整根脊骨都要扭断般难受,那种记忆里的难受重又袭来。爬起来坐在狭长低沉的过道里。车窗是冰冷的,铁轨撞击地分外清淅而生硬。以为又是坐上了,那年去往贵阳的卧铺。抓出衣袋里的车票,换得内心的安定,重回铺上不惊不扰。

 

出站口迎面而来的风,把零下七度的温度吹得解不开笑容,以至坐上接站人暖气的车,才向来人“示好道谢”。从车站到工厂,沾满泥水的白杨,纵横乱错的乡路,破旧漏风的平房,狂奔而过的煤车,广袤的“鲁西平原”倒是比我的城市更是一马平川,无山无楼。

进入紧凑的工作程序后,直到会谈结束已是午后近一点。缩在没有暖气的包厢里,看着吹着老半天还是凉风的空调,不敢脱了羽绒服,就连一泡热尿也倍感珍惜地坚持着直到不行。所幸菜陆续上来了……

热油过嫩芽的娃娃菜,抖着生蒜的香,被刘胖子扫了个精光。绿色的芹菜梗子就着粉丝,清口的很。一盆驴肉,我愣是没吃出天上美食的味来。京爆羊肚就着大号的实心葱卷,吃着我直打噎。面疙瘩挟着香菜叶子还有杂七的蔬菜,我才算真正领教所谓“鲁菜的炖”。

吃撑后回到工厂,和刘胖子不由自主地相约,顶着寒风去厕所“付帐”。一半支起了棚搭上了瓦,一半则是露天在那里。几块砌起的水泥蹲子,下面深深的沟,分明就是让人练马扎的。设施不多,让我们不得不惊呼“环保生态的很……”。穿着厚实的羽绒服,我们不得不蹲起马扎,露过花花白终见天日的屁股……倒计时般的“赶工”,生怕屁股落下冻疮。

 

没赶上晚饭,离上车还有半小时。我们不得不在火车站,打车前往寻食。刘胖子凭着上次和姜胖子一起来的依稀记忆,在副驾驶和出租司机费舌。

“请带我们去,你们这里很有名的,一个名字带北京的卖牛肉的店”,刘胖子刚开始还客气地问。司机一脸老实地答:没有。

“就是你们很有名的、熟牛肉的店?”,刘胖子开始有些小不耐烦了……司机脑袋摇得跟个拨浪鼓:不知道。

“你是本地人吗?那你们这里哪有卖熟牛肉的?!”刘胖子感觉有些有理难辩的自我纠结……“好像没有,好像有家卖熟猪肉的店”,司机开始禘被逼问得像是犯了错的孩子,赶忙递上一个近可能靠谱的答案。

“对对对,就那家店,应该就是那家店……是不是卖得最贵的熟食店?”刘胖子像卜到了大掛一般,笃定那家就是要找的店……“那家店叫“唐胖子”,你们想去那家店,怎么不记得名字啊?”。司机回过神来委屈地抱怨。

……在刘胖子疯狂的把店家余下的六斤牛肉,不分清红皂白地全部买下时,我心有不甘地,正大光明地偷了老板一块鸡肝尝了起来。赶在上检票下,他又溜去买了一大堆苹果回来,然后回来语重心长地教育我说“这里的苹果甜”。当然所有的东西只为衬托他的贤惠,他骄傲地让我猜多少钱,当然十二元对他来讲当然是非常的性价比了。

咬着生脆的苹果,刘胖子还是个实事求是的人。“这苹果好像不是太甜吗?”,我无意挫伤他的骄傲,但随口应一句:我觉得还好嘛……这话不讲还好,一讲他又咬起一个试了起来。眼瞅着他日渐肥硕的身躯,我真有些于心不忍,真想抽上自个一嘴巴。临睡前他问:你有没觉得吃得不舒服?我知道这么问的意思,我知道他其实只是吃多了……

 

2056分,返程的2581刚刚踏上归途。我翻到了“梅朵”最后的分离。“307”的页码,在车灯的森白下,异常分明。无意再读后人撰写的后记,因为已无力去读,仿佛最后的力气跟随着“梅朵”,落在了那草原下方的小镇,不愿再走。抑或是跟着月光的朝圣的修行,一年或是一世,不得而知。

有人说读“酥油”哭了,有人说“梅朵”很伟大,我却说这书那人太很悲凉,要有很大热量的人才能去触碰。抑或是读完,需要很久的温暖才能重新上路

我想我终是一个旅人,无法真切,睡梦里像是闻到“酥油”的香了。正如作者江觉迟所说,只有把自己变成一个真正的弱势者,你才能真切地感受人间的疾苦和贫困……。或许有天,我会在“酥油”的路上,但只能去去就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遇龙河畔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