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莫斯科返程十一>萧色克宫

(2008-12-13 10:21:33)
标签:

返程

城墙

红场

残片

萧色克

莫斯科

克里姆林宫

旅游

<莫斯科返程十一>萧色克宫 

    对于红场的迷情在于你置身城墙和广场之间,而仿佛又还有一种诱惑让人意图窥视,尤其是那堵红的都仿佛可以泛出历史痕迹的厚重城墙。我靠在广场一侧,开始目眩于那高墙后有什么?穿越这堵绵长的墙,我是否能穿越时空,看到十月革命的喧闹,或者更长久前冷兵器时代的血腥杀戮?我努力看着,却清楚地听到自己的心跳和风割来的样子。

 <莫斯科返程十一>萧色克宫

    餐馆的灯在这样的一个极地,早早在午后亮起给我温暖。站在“M”前要是杯热咖啡,背后的红场之火隐隐缀缀。站在地道站口,眼前一队军列齐步走过,消失在通往这个权力最高的盘据之处,却早勾引我心神走进这高墙后的这座由十九个尖耸楼塔组成的“世界第八奇景” 克里姆林宫。长长的斜坡、砾砾的石子、多孔的城墙,这个原本通往城堡中心的吊桥早已被坚实取代,深色车窗的军政用车偶有驶出。金发的新人、白色的婚纱,倚靠在历史的城墙上,想来定是记存永恒爱情的最好见证。压住急切的心,停驻在百姓与政治的悬阶上,我以为可以瞑想些什么,却什么也想不起来,定格在镜头里的表情成了掩藏最好的手段。

    厚重的大门早被打开,手指掠过门环时我已经置身其中。眼前一阵豁然开朗,零星点缀在开阔里的哨兵只留给我们一半的路面,我循迹而行。

    精美的浮雕、沙皇的神像,四百多年前的“炮王”依然架设在道上。体重40吨让我明白那幽暗色的铁器无人能动,座前2吨的铁弹更不是儿时玩耍的弹珠,能同时爬进3人的炮口却是很想看个究竟,但终因考虑到自己这样一个“大国小民”的国家形象而放弃。面对这样一个火器,我以为最完美的不是它的巧夺天工,更不是它的意欲而为,而是“不曾杀戮”,当然也希望永远只是我们后人镜头面前永恒的衬托。

    拐角处200吨的“钟王”,无声的“搁地而安”。260年前只为敲响沉睡的城市,却不想在铸成后敲下第一下时就出现了裂痕,于是只能成就它一生的落款“世界上从未敲响的钟”被书写在《美国百科全书》。掉落的残片,如今被随意地被安放在钟王 身旁,似被难产的婴儿。靠在边上用相机取下这样的风景时,我的身体听到钟王做为母亲的疼痛与心酸,还有一阵叹息。脚畔钟王“残片”,如孩子般无助而日趋冰冷的身驱幸运地与依然可以躺在母亲的身边,只是不知何年可以愈合这样的伤口,于是我只能内心挣扎于这样的亲情难割和残缺之美,然后转身离开这让我欲罢不能的沉重历史。不管如何,我的旅行如我的生命一样,可以停留却还要前行

 

    在这座权力政治的城堡里,我没能遇见现在的梅德,更没遇见如今的普京,却遇见了过去许多历代的沙皇,他们安详的睡在一座座如谷仓般的塔楼里。一副副棺木拥挤在排放着,一一被裱上金色的油彩、灵动的肖像、梵语的文字。人们在无声地走动着,我挤在人群里,听见摩挲地脚步声和仿佛传来的梵音,端详里室内的凝重。透过五彩的穹顶和圆柱,我试图用手去触摸这里的容颜,却被墙上醒目的一系列禁止图例所阻挡。突然间前面的人停下了脚步,所有的人开始驻足,一缕声音由轻及远而来。我踮起脚尖透过人群,看到暖色灯光折射下一张如此安静深悠的脸,三个中年男女在那里不受任何打扰地呤唱起了清歌。无法听懂他她们在唱什么,甚至没有阅读到她嘴唇的开合,那声音仿佛是从心口直接绵延而浸般,我无忏诚之心却心陷其中,纵有心路千条,却早让这声音流尽倘佯

 

    北侧的城楼后,脚下的莫斯科河静静流过,对岸OFFC楼顶的灯箱霓虹清晰可见。传说中的珍宝馆终因误了展馆时间而错失,唯一庆幸是可以如此艰难到找到里面可能唯一可供游人使用的厕所。天色暗去,出口已至,我翻起帽领,以阻挡这萧色“克宫”里阴冷的北风,只是留下当然的唯一遗憾就是没有听到一记悠远的钟声。



去往论坛浏览此文章,参与讨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