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PK一词跳入我的眼帘时,我想到了满满一脑框有关于经历过的无数次PK。为了不至于僵化本就愚笨的神经,于是给PK加上一个S,成了PKS!按照网络化到平民化的理解,PKS自然成了名词:泡开水。
如果PK就是一场对决,那么PKS就是无数次的对决。如果成功只能通过PK胜出,那么人生就是PKS。在过去的二个年度里,随着超女现象的泛滥,几乎让我开始习惯了用PK去表述任何一次比赛、竞争、考试甚至是友人的“团购相亲”。胜出的远不是一个PK能说明的,要想胜出必须是通过PKS。
有谁没有经过PK?我想不会没有人参加过,我们从小到大,从学习到生活,其实都是在无数次的PK中进行着,只不过我们当时并没有统一规范的去用这个鲜明标注“PK”,但在如今看来却是打着深深烙印的“PK”。每一次考试是PK,每一堂体育课是PK,玩玻璃弹珠是PK,捡街边废品是PK,和人打架更是PK。母亲教育要“礼貌友好、刻苦学习”,父亲教育要“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于是PK在所难免,回首过去满是PKS。
不是每一次PK都能取得胜利,因为总有一个PK的失败者;不是PKS就是一定能成功,但成功却是需要PKS。如果说人生总是在不停的PKS的话,我更愿意把PKS看作是不断的努力,而不是你死我活的唯一竞争。每一个人都在PKS,每一个人都在为自己的小小梦想努力,我想人的成功本身最大的意义就是在于我们努力的过程,就像旅行。也许我们经过的每一个风景都只是注角,也许我们最大的风景是整个旅程和心情故事。
而当PKS成了“泡开水”时,只是让我唯一想得起来的是,儿时每天都要为家里泡很多开水。家境拮据的儿时家乡小镇东头茶馆门口,一分钱二瓶开水的性价比远比家里煮饭用的桔杆资源要高得多。从一手一瓶到二手四瓶、六瓶,慢慢地我和我的家庭一起走过了贫寒却温暖的童年和过去,也让我明白了父母嘴里的道理:任何幸福都要靠我们自己勤劳的双手去创造。
一瓶瓶的开水曾让我烫伤了儿时的手和脚,一次次的来回负重让儿时的我学会了咬牙坚持。我不知道怎么才算是成功,成功该有多大?我从不以为自己成功了什么,但却可以清清楚明白地体会幸福,幸福就是在努力PKS后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