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品品的角色开始和我们一样变得越来越多,有一天总会有自己的妻儿,也总会面对种种困难,想想与其教会他如何处处保护自己,不如教会他如何争取更多的权利,因为伤害我们无法预料,而可争取权利的勇气和智慧却是少一个不少,更是多一个不多。
老婆一定是对的!
有朋友新婚未久,接踵而来的关于同时扮演“先生和儿子”二个角色的生活琐事让他有苦难言,又碍于扮作坚强的样子,于是上得QQ来,不管我是不是要听,一大段、一大段的郁闷心情述说,让我唯有用一个又一个“:)”表示认同、理解,我想这至少算得上是一种安慰,因为至少他可以放下在老婆面前坚持的可爱笑脸,至少可以吁出一口“男人哭吧不是罪”的勇气。
看着一行一行快速打上来的字句,我可以清楚的感觉到对方的满心委屈和左右为难。也许是为了答谢对方的信任,我当然还得给上几句“过来人”的建议。“老婆一定是对的!”当我说出这句曾以为很是恶心的话语时,就开始怀疑自己这样的话是否纯属“塘塞”之举。友人在屏幕那头半天没说话后打上个大大的问号,我想他一定很是诧异印象里大男子主义的我怎么会冒出这么一句话来。
为什么老婆一定是对的?凭什么老婆一定是对的?老婆就没有错的了吗?以前我没法回答,因为我也讨厌那些个,说着老婆一定是对的,做着老婆规矩的事,甚至连手机都设置成“老婆来了~老婆来人~”铃声的家伙。现在我依然没法回答,虽然答不上什么让人信服理由,但却是感受到“老婆一定是对的”好处种种,于是慢慢开始信服这句明言了
老婆一定是对的!为什么老婆不可以一定是对的,老婆一定是对的还需要理由吗,老婆做的非要有错吗?想不出老婆一定是对的理由,我只能用着管理培训班上学来的“小技俩”,恶俗地反问那些个一心想把“老婆一定是对的”打倒的人。
从反对“老婆一定是对的”到支持“老婆一定是对的”,大男人主义的我不自觉得走了过来,但并不代表教条式地认为“老婆一定是对的”,这就好比我们银行服务业认同的金科玉律“客户永远是对的”一样。
客户永远是对的,并不代表说客户做什么、要求什么都是合理的,更大意义上我们这么认为,是想试着从客户角度去考虑客户之所以提出这些或那些需求的原因和目的,然后更有针对性、合理性地为之服务好,而不是一昧的满足客户。客户的需求有时更是多方面的,当客户提出这样的要求时,也许他本身并没有想到或许还有更好的,或是其他的替代方案可以满足他更全面、更及时的需要。而当我们一时无法满足他即时的需要时,也许我们可以在其他方面做得更加好,至少可以让他觉得他的需要不是被剥夺了,而只是被一些非人为因素给延迟了,或是需求本身还是可以调整的。
老婆一定是对的,但老婆有时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比如晚上规定你非得十二点前回家。你每天坚持规定时间回家,倒不如有事没事打个电话告诉她可能会晚些回来,更让她在朋友面前有可爱炫耀资本更有满足感。客户一定是对的,但客户有时也不知道自己提的要求是否合理,比如说假钞你得还给她、存款是否有“回扣”等等,我们不是非得要满足她,有时不如把每个服务细节都做好了,我们的“很是抱歉式委婉拒绝”或许赢来得不仅仅是尊重,更是一种品牌。在“小利”与“大得”之间,让客户会更明白自己的需求不是不合理,而是要得太少了!
有人依然会反对“老婆一定是对的”,有人依然会反对“客户永远是对的”,总有人在争取这种权利,因为有所谓地名言告诉他们:权利是争取来的!这其都可以理解,但与其和老婆抗争、与客户喝理,我想永远是不明智的举动!
退一步,先承认:待老婆一定是对的,客户永远是对的,我想我们可以要得更多,不是我们放弃争取权利的机会,而是我们应该学得争取更多的权利!老婆一定是对的,你可以少做很多家务;客户永远是对的,我们可以占有更大的更好的市场份额,何乐而不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