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银行一些重要的指标

(2009-10-03 16:33:45)
标签:

核心资本

资本充足率

拨备覆盖率

风险加权

风险资产

分类: 我与股票

净息差

净息差 NIM(net interest margin)指的是银行净利息收入和银行全部生息资产的比值。
计算公式为:净息差=(银行全部利息收入-银行全部利息支出)/全部生息资产
 
 

资本充足率

  是一个银行的资产对其风险的比率。国家调控者跟踪一个银行的CAR来保证银行可以化解吸收一定量的风险。
  资本充足率是指资本总额与加权风险资产总额的比例。资本充足率反映商业银行在存款人和债权人的资产遭到损失之前,该银行能以自有资本承担损失的程度。规定该项指标的目的在于抑制风险资产的过度膨胀,保护存款人和其他债权人的利益、保证银行等金融机构正常运营和发展。各国金融管理当局一般都有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管制,目的是监测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
  资本充足率有不同的口径,主要比率有资本对存款的比率、资本对负债的比率、资本对总资产的比率、资本对风险资产的比率等。作为国际银行监督管理基础的《巴塞尔协议》规定,资本充足率以资本对风险加权资产的比率来衡量,其目标标准比率为8%。
  商业很行的资本充足率
  商业银行的资本,包括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
  核心资本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金、盈余公积金和未分配利润,附属资本是指贷款准备金。在计算资本总额时,应以商业银行的核心资本加附属资本再扣除以下部分:
  (1)购买外汇资本金支出;
  (2)不合并列帐的银行和财务附属公司资本中的投资;
  (3)在其他银行和金融机构资本中的投资;
  (4)呆帐损失尚未冲销的部分。
  加权风险资产是根据风险权数(权重)计算出来的资产。1994年2月人民银行发布的《关于商业银行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通知》的附件二《关于资本成分和资产风险权数的暂行规定》,把金融资产划分为现金、对中央政府和人民银行的授信、对公共企业的债权、对一般企业和个人的贷款、同业拆放和居住楼抵押贷款等六大类表内资产,按风险程度设定风险权数。风险权数划分为0%、10%、20%、50%和100%五类,以此来计算商业银行的加权风险资产。
  除了《商业银行法》对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有规定外,人民银行在其与发布的《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暂行监控指标》中更明确规定了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指标:资本总额与加权风险资产总额的比例不得低于8%,其中核心资本不得低于4%。附属资本不得超过核心资本的100%。即资本总额月末平均余额与加权风险资产月末平均余额之间的比例应大于或等于8%;核心资本月末平均余额与加权风险资产月末平均余额的比例应大于或等于4%。
  计算公式
  这一段有大量行话需要进一步的详细解释。
  资本充足率("CAR")是衡量一个银行的资本对其加权风险比例的以百分比表示的量。
  CAR定义为:
  CAR=资产/风险
  风险可以是加权资产风险(a),也可以是各自国家调控者规定的最小总资产要求。
  如果使用加权资产风险,那么
  CAR = {T1 + T2}/a ≥ 8%.[1]
  后面那个不等号是国家调控者的标准要求。
  T1 T2分别是两种类型的可以计入总量的资产:第一类资产(实际贡献的所有者权益加上未分配利润),即银行不用停止交易即可以化解风险的资产;和第二类资产(优先股加百分之50的附属债务),停业清理可以化解风险的资产,对储户提供相对较少额度的保护。
  举例
  本地规定现金和政府债券没有风险,居民抵押贷款50%风险,其他所有类型资产100%风险。
  银行A有100单位资产,组成如下:
  * 现金: 10
  * 政府债券: 15
  * 抵押贷款: 20
  * 其他贷款: 50
  * 其他资产: 5
  又假设,银行A有95单位的存款。根据定义,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即5单位。
  银行A的加权资产风险计算如下:
  现金 10 * 0% = 0
  政府债券 15 * 0% = 0
  抵押贷款 20 * 50% = 10
  其他贷款 50 * 100% = 50
  其他资产 5 * 100% = 5
  总加权资产风险 65
  所有者权益 5
  CAR (T1/加权资产风险) 7.69%
  尽管银行A看似有着高达95:5的负债-所有者权益比率,或者说,95%的资产负债率,但它的CAR则充分的高。此银行风险较低,因为它的部分资产比其他资产风险低。

核心资本充足率

  资本充足率是指商业银行持有的、符合本办法规定的资本与商业银行风险加权资产之间的比率。
  商业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是指商业银行持有的符合本办法规定的核心资本与商业银行风险加权资产之间的比率。
  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百分之八,核心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百分之四。
  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计算公式:资本充足率=(资本-扣除项)/(风险加权资产+12.5倍的市场风险资本)。
  核心资本充足率=(核心资本-核心资本扣除项)/(风险加权资产+12.5倍的市场风险资本)。
 

拨备覆盖率

  拨备覆盖率(也称为“拨备充足率”)实际上就是呆、坏帐准备金实际提取金额与应当提取金额的比率,如我国现行上市公司的应收帐款坏帐准备金的提取比率为9%,按应收帐款余额的9%计提坏帐准备,提取的准备金进入当期损益。即100万元应收账款应当提取9万元准备金,如果企业提取了9万元,拨备覆盖率就是100%,如果实际提取了18万元,拨备覆盖率就是200%:拨备覆盖率指标是银行贷款可能发生的呆、坏帐准备金,是银行出于审慎经营的考虑,防范风险的一个方面,也是反应业绩真实性的一个量化指标。此项比率应不低于100%,否则为计提不足,存在准备金缺口。比率越高说明抵御风险的能力越强。拨备率的高低应适合风险程度,不能过低导致拨备金不足,利润虚增;也不能过高导致拨备金多余,利润虚降。
  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是衡量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计提是否充足的一个重要指标。 该项指标从宏观上反应银行贷款的风险程度及社会经济环境、诚信等方面的情况。依据《股份制商业银行风险评级体系(暂行)》,拨备覆盖率是实际计提贷款损失准备对应计提贷款损失准备的比率,该比率最佳状态为100%。这实际上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评价贷款损失准备是否充分,以至于判断谁的业绩水分最大。

计算方法

  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贷款损失准备金计提余额/不良贷款余额

现行规定

  根据我国《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规定,银行应按季计提一般准备,一般准备年末余额不得低于年末贷款余额的1%;银行可以参照以下比例按季计提专项准备:对于关注类贷款,计提比例为2%;对于次级类贷款,计提比例为25%;对于可疑类贷款,计提比例为50%;对于损失类贷款,计提比例为100%。其中,次级和可疑类贷款的损失准备,计提比例可以上下浮动20%。特种准备由银行根据不同类别(如国别、行业)贷款的特种风险情况、风险损失概率及历史经验,自行确定按季计提比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第二人生
后一篇:招商的特性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