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记录:关于“成长的烦恼”的作文课
(2011-03-09 18:34:25)
标签:
听课成长的烦恼杂谈 |
分类: 教育感悟 |
听课记录:关于“成长的烦恼”的作文课
2011年3月9日星期三
写在前面:今天,听了两位老师的作文课。觉得有收获。作文教学不易,而她们通过针对性的精心设计的作文课堂,让学生在写作之路上一步一步走得更好更远。因此,我摘录了两位老师的课堂,抱着学习的态度。
虽则就“文学”培养而言,这些教学不能直接为之做些什么,但是我以为,我们不可以这么好高骛远,谈及“文学”就是“自由”、“灵气”、“浑然天成”等等理想和玄乎的词语。作文教学,我以为这些是扎扎实实一线教育中的事情,而她们做到了。虽有欠缺,但是教育实在有自己的局限之处。我以为,这两堂课是佳课。
金山学校
关于“成长的烦恼”的作文
——从描写和插叙两个角度的聚焦让作文具体生动起来
流程:
一、导入:你成长有哪些烦恼。
二、阅读《成长的烦恼》一文,说说:为什么作者能将烦恼写得这么具体?
答:方法是:1、描写;2、插叙
三、阅读文二,思考:如何将此文写得丰满?
提示:可以加插叙、细节描写。在哪些地方加呢?
四、写一写;教师读其中一篇,让学生来评一评。
五、课外延伸:作文题目
评价:
优点:
一、主题佳:其实这节课要求的就是作文的两个关键——具体+充实。即本教学重点的描写+插叙。
二、范文意识:指导性文+训练性文 佳
三、整文意识:整体写作感佳
四、学生意识:1、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在讲课时特别联系到了《爸爸的花儿落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课文)2、让学生有内容可写(在文二的操作上,问学生有几处地方可加)
五、实战意识。操作性强,针对性强。
缺点:
一节课时间,要顾及到例文、赏析、提炼、写作等各个步骤。仓促。特别是在“赏析”环节,学生难以对这些插叙,描写,包括修辞等欣赏。而成了技巧提炼整合后操作这样一种机械的技术主义作文。
但是这是由课堂具体局限所规限的。我以为,这样突出重点有针对性的作文公开课,在主流作文教学课框架下来评判,已经是不易的优秀了。
资料如下:
成长的烦恼
(一)
阅读以上文字,思考:为什么小作者能把内容写得如此具体生动?
(二)
“姐姐,我渴了,你帮我去拿点水嘛------”这稚嫩的声音打断了我作题的专心。“不,你自己拿,我忙着呢。”我头也不回地回答道。 “姐姐,你就帮帮我嘛,你最好了,求你了!”这个小恶魔,怎么突然转性了?前几分钟,还神气十足地从我手中夺走电视的掌控权呢,现在怎么来求我了?一定有什么预谋。但不答应又不好,我只好硬着头皮走到厨房。
天那,我又中计了!
(以下写作)
靖江初中 章利锋老师 课
成长的烦恼作文课
——“借石攻玉” 转变心情
一、导入:两个片段关于《西游记》电视剧,得出方法:“借石攻玉”。即:1、矛盾聚焦;2、外物(“石”)触发;3、感悟真情(“玉”)。
二、读习作:《橘子红了》。析该文成功原因:“借石攻玉”。步骤即:1、关联;2、设情境;3、扣题。
三、点石成金:《守候》一文。心情转变太快了。请找个外物来关联情境。提示:关于母亲如何守候“我”,冲突如何转变成我的“悔”。请把该物(情节)写在纸上。
(我认为:此处宜先作个热身,让大家踊跃说说加什么物好,再来具体写写。否则,起点太高。)
四、读学生文章。
外物如:a、杯子和牛奶的守候。
b、借曾经妈妈送给我的礼物在守候
c、母猫与小猫
五、共思共写:老师写的关于“灯光”
六、总结。课外阅读材料《暴风雨是一个筛子》
率意直评:本课内容:用外物关联来转变心理,即“借石攻玉”,这样操作性是强的。其实在内涵是:关于心理过渡环节的聚焦放大,使成文流畅自然,这是好的。
这堂作文课很可借鉴;换一种呈现序列,可以成为一堂优秀的作文讲评课。
但同时,易形成“起承转合”的新八股,即:技巧到位,内容到位,有冲突(且往往“承”方面用的“石”是故意为之的,过过场),没有心的触动或者申诉。
可以说,老师的文笔很不错。但是不符合“真情实感、公民意识”的境界作文的要求。
在教法上,我觉得特别要在课堂对学生说明一点:“文章的根本还是写出真情实感来,而不是文字游戏。我们不是在玩文字游戏,而是要求我们用心灵来换位思考和发挥想象,将“我”融进去,注意,千万不要故意生造场景去卖弄文字。”(这节课是从技术层面来讲写作的,但记住,这不是写作的根本。)在这个前提下再来这样学习,是能让学生知道写作的根本和“借石攻玉”法在写作上的地位所在的。
因为这样说了,和写作的“灵性”就不冲突了。因为这不排除“灵性”,而是在技术层面来做的事情,或者说,写作也有技术层面,就技术层面来说,做这个事情是好的。
(假若把这种技术当做最重要的话,文学创作就没落了。而且其实这样写出来的作文,分数确实不会低,但绝对不会太高,因为预设太强,心灵抒发不真切。)
资料如下:
以 “成长的烦恼”为话题学生习作
[佳作赏析]
橘子红了
①蚌经历无数的痛苦之后,才能孕育出令人羡慕的珍珠。可是对蚌来说,孕育珍珠的痛苦时刻,也正是他的幸福时分。
②那天,我跟妈妈又吵架了,一气之下,我转身向外跑去。
③我在路上漫无目的地走着。不知该归往何处。
④走着走着,夜幕慢慢降临了,我到了一处十分清幽的小地方,前面种着一颗无人看管的橘子树。我静静地走到那边,回想着自己这14年来与母亲相处的点点滴滴。是啊,我明白,她一切都是为了我好,可她为什么不能理解我呢?我感到一种不被理解的憋屈和惆怅,默默地流下了泪,视线也开始变得模糊。
⑤正在这时,我注意到了前边的橘子树,无人看管,无人施肥,有的只是大自然的阳光雨露,它不是很粗壮,叶子也卷着。但在树枝顶端,挂着一个新鲜的圆润的橘子。
⑥哦,原来树为了培育自己的孩子,把树叶,树枝,树干的营养都输到了唯一的果实上。牺牲自己,孕育果实。
⑦这树无疑是痛苦的,但唯一的果实是幸福的,而对树本身来说,它的付出也成就了他的幸福。
⑧突然间我愣住了。
⑨我终于明白了自己的处境,原来我一直是幸福的,我就像橘子一样,在自己的幸福中忽略了树的痛苦。
⑩回想起一幕幕母亲生气的画面,从她的眼神中流露出的是恨铁不成钢的怒,更是表达了对我的爱,可我却忽视了这一切。
⑾不容多想,我冲出那幽静的小路,往家跑去。走到家附近时,我看到了那个疲惫不堪的熟悉的身影正在路口张望,路灯拉长了她的身影,闪亮了她额上的汗珠,也无情地让我看到她脸上那层层的皱纹,那折累了多少的沧桑,屯积了怎样的世故,可这都曾经被我一一忽略……
⑿刹那间,我仿佛听到了橘子成熟的声音,那一声幸福的蜕变啊,让我的心也为之颤动。
守 候
暴风雨是一个筛子
毕淑敏
我35岁的时候,考上了一所夜大。每天下班后,要穿越五条街道去读书。一天傍晚,台风突然来了,暴雨如注。老师还会不会来上课呢?我拿不准。那时,电话还不普及,打探不到确实的消息。考虑了片刻,我穿上了雨衣,又撑开一把伞,双重保险,冲出屋门。风雨中,伞立刻被劈开,成了几块碎布。雨衣也被背叛了我,鼓胀如帆,拼命要裹挟我到云中去。我扔了雨衣,连滚带爬赶到了学校,看门的老人却说,从老师到学生,除了我,没有一个人来!
那一瞬,我非常绝望。不单是极端的辛苦化为泡沫,更有无穷的委屈和沮丧。
老人见我失魂落魄的样子,让我进他的小屋歇口气。伴着窗外瀑布般的水龙,老人缓缓地说,你以后会有大出息。我说:“我是一个大傻瓜啊。”
他说:“所有学生里,只有你一个人来上学了。看,暴风雨是一个筛子。胆子小的,思前想后的,都被它筛了下去,留下了最有胆识和最不怕吃苦的人。”
那一瞬,好似空中打了一个闪电,我的心被照得雪亮。也许我不是3000学生当中最聪明的,但今晚的暴雨,让我知道了,我是3000学生中最有胆识和毅力的人。
从那以后,我就多了自信,一步步有了今天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