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开始做前列腺癌筛查?

标签:
杂谈 |
分类: 前列腺 |
前一段时间许多媒体都在转发一个“新闻”,那就是有科学家发表文章说“前列腺癌筛查”的一种过度检查,没有必要再做了。
这是一起典型的“假新闻”,是某些媒体人为了“抢眼球”,“断章取义”而炮制出来的。
大家都知道,目前治疗癌症最好的方法就是要早期发现,早期的癌症治愈率基本上都超过95%,而到了晚期,可能只剩下20~30%了。癌症筛查是试图通过准确可靠、简单易行的手段早期发现癌症,以争取早期治疗的时机,从而达到延长患者寿命、提高生活质量的效果。发现早期前列腺癌有个简单的方法就是抽血查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在美国,九成的前列腺癌是通过筛查发现的。
为了了解通过PSA的检查(前列腺癌筛查)究竟能否减低前列腺癌的死亡率,国际癌症联盟进行了一项有182000名男性参加的研究,这些人随机分成筛查组和对照组,筛查组每年检查一次PSA,随访时间8.8年。结果发现筛查组有214人死于前列腺癌、而对照组为326人,PSA的筛查可使前列腺癌死亡风险减低20%。研究结果发表在权威的新英格兰杂志上。
在另外一项大型的前列腺癌筛查的前瞻性流行病学研究ERSPC中,调查了20000名男性,也随机分成筛查组和对照组,随访了14年,2010年在“柳叶刀”杂志发表结果显示“前列腺癌筛查降低前列腺癌死亡率约50%,但是也增加了过度诊疗及社会医疗成本”。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1、没有和被筛查者沟通PSA筛查的风险和获益的情况下,不推荐PSA检查;
2、对预期寿命超过10-15年的,身体状态良好的个体,在充分沟通的情况下,对其依据个人患前列腺癌风险,制定早期筛查策略;
3、下列这些情况应该进行PSA筛查:
-
>50岁;
-
>45岁伴有家族史;
-
>45岁的非洲裔美国人;
-
40岁时PSA>1ng/ml;
-
60岁时PSA>2ng/ml;
4、对于那些40岁时PSA>1ng/ml;60岁时PSA>2ng/ml的人群每2年要重复检查,建议持续8年随访;
5、单纯基于年龄而进行PSA检查的策略不在被推荐,对于那些预期寿命<15年的人群,PIVOT研究和ERSPC研究结果显示“筛查没有使得这类人群临床获益”。
所以说“前列腺癌筛查已过时”这句话并不准确,癌症筛查是试图通过准确可靠、简单易行的手段早期发现癌症,以争取早期治疗的时机,从而达到延长患者寿命、提高生活质量的效果。在美国,九成的早期前列腺癌是通过筛查发现的,各种统计数据也证实筛查“的的确确降低了前列腺癌死亡的风险”,只不过这样前列腺癌的筛查应该要进行“个体化、量体裁衣“地制定筛查计划,并在筛查PSA之前对受检者予以充分告知,解释检查可能带来的种种问题,这样才能达到既减低前列腺癌的死亡率、又消除或降低过度诊断的风险,还不会增加社会的成本。
加拿大前列腺癌研究中心Stuart Edmonds
博士对前列腺癌筛查有个精妙的说法“这并不是一个非黑即白的问题,既然现在有研究表示这是有意义的,那么你就无法简单地放弃这项检查,特别是在没有更好地替代检查的情况下。我们认为如果合理地解读
PSA 检查的结果,这项筛查还是利大于弊的。”
前一篇:吃什么能预防前列腺癌?
后一篇:如何清理你每天睡的枕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