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关系之--选择的困惑

分类: 杂谈 |
有一个扎根于公众心中的根深蒂固的信条,认为“每个人都渴望自由,渴望每个人都可以自己做主,渴望最大限度地获得益处,而使自由达到极大化的途径就是最大限度的增加选择性。”
换句话说就是;人们的选择越多,自由也就越多;自由越多,得到的好处也就越多。
可事实上,选择越多,可能你的烦恼越多、得到的好处也未必越多。
类似的情况经常发生在医疗过程中。
现在看病早已不是那种你去看医生,医生直截了当告诉你该如何做的时代了。相反,你经常听到的可能是这样的回答:我们可以用治疗方案甲,也可以用方案乙。方案甲有如此这般疗效和风险。方案乙有如此这般疗效和风险。你想怎么治?
然后你说:“大夫,我该如何做?”
医生又说一遍,甲有这些疗效和风险,乙有那些疗效和风险。你想怎么治?
你再问医生:“大夫,你要是我,你选那种?”
医生说:“但是我不是你。”
其结果就是我们所说的“病人自治。”听起来好像挺不错的。其实是把做决定的担子和责任,从一个知道该怎么做的医生,转嫁到一个对治疗方案一无所知,而且正在为病痛所困扰,根本不在能做正确决定的病人身上。
事实上、无论你做了什么选择,最终你都不会感到满意。因为当你选择了做某件事,
你同时就选择了不做其它的事。 这些其它的事往往会有很多吸引你的地方, 并且会削弱你正在做的事对你的吸引力。
结果怎么样?
这种想象中的另外选择引得你对你已经做出的决定感到后悔,这种后悔心情让你对你原先做出的
选择的满意度打了折扣, 即便那其实是个很不错的选择。
最终的结果是,面临的选择越多,就越容易莫名其妙地对一些事感到后悔。当人们有很多选择可以考虑时,就很容易去想象那些你放弃了的选择的吸引人的方面,这就使得你总是对你选中了的那个觉得美中不足。反而不如可选性少时做出的决定更加满意。
所以说;选择带来幸福这个信条尽管每个人都觉得是对的,其实是错的。完全不对!毫无疑问有选择比没选择要好,但是不能就此推论选择越多越好。
要减少这种“幸福的烦恼”,关键在于调整好你的“期望值”。当一般的东西都不怎么好时
人们有可能体验到某些惊喜。而尽善尽美已是理所当然时,对于每一件东西你最多也只能希望它不比你预期的差。你再也不会被什么所惊喜,因为你的期望值比天还高。所以说什么是幸福的秘密,秘密就是:知足常乐,不要期望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