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目前医学对人体的认识还只是冰山一角,许多时候只考虑到一般情况、而没有考虑到人的特殊性。许多倍医学上认为是“正常”的人,其实相差很远。就好像有的人酒量惊人一两斤都没问题;而有的人酒精过敏滴酒不能沾。所以大家都得同样的病表现可能不同,服用一样的药效果也不同。其他人的良药对你可能变成了毒药。
所以、对当今医学,你不可不信、也不可尽信。
1.医学是摸着石头过河的经验医学,今天这样说,明天可能就又变了。
例如:(1)医学专家曾宣布科学研究表明:“服用维生素可以防止衰老”,但是,有不少研究发现部分人长期服用某些维生素,反而会导致癌症。
(2)前十几年医学研究发现,更年期妇女服用荷而蒙,可有效预防冠心病及改善更年期综合症,造成多数妇女都去服用。但最近有关研究又说,服用荷尔蒙非但不可能预防冠心病,相反会导致乳腺癌、卵巢癌的发生率明显上升,这又使多少妇女同胞大惊失色。
(3)胆固醇曾被医学研究者告知,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元凶,可不久研究者又改口说,胆固醇可以预防癌变。
所以说,什么是科学?科学是人类现阶段对某一问题的普遍共识。通俗地说,科学是一种态度、观点、方法!同时,科学的东西本身具有悖论!也就是说,不同的专业学科的东西很容易被混淆和认为是矛盾的!其实,它反映了科学地认识事物的不同的多个复杂方面!
因此,“科学”有时就像是个可以被任意打扮的小丑!昨天,“科学”的论证,服用类固醇可治愈米国歌星迈克尔;杰克逊的白斑病,而今天,西医又“科学”的说,服用类固醇,导致他的判断力被严重削弱,干出一些失控的事情来。
昨天“科学”的论证米托蒽醌用于治疗神经功能障碍和多发性硬化症,而今天,美国药监局监测宣布,使用米托蒽醌治疗,心脏功能被削弱。
昨天,“科学”的论证二磷酸盐主要用于高钙血症、骨质疏松和骨痛的治疗,而今天在接受静脉二磷酸盐治疗的癌症患者身上发现腭骨坏死症状。
2。医学具有不确定性,一切试着来,就是它的特点。医学搞的很多实验,是不定什么时侯就会给人类带来不可挽回的灾难性的后果。
例如:(1)1999
年9月,美国费城18岁的盖辛格因患一种遗传性疾病到宾夕法尼亚大学人类基因治疗研究所去接受基因疗法的试验治疗。治疗前医生鼓励盖辛格说,这种疗法问题不大,而且一旦成功可以帮助像他这样的其他遗传病病人,于是盖辛格以豪迈的献身精神同意作试验治疗。但是医生并没有把这种治疗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和危险后果告诉盖辛格及其家人。医生把携有外源性基因的感冒病毒注入他的肺中,他很快就于9月17日因多种器官衰竭死亡。
(2)1982年,欧美发现了许多"粒细胞缺乏症"病人,他们对多种感染失去防御能力,极易发炎、发热。后经医学家长达11年的了解努力,才查明是解热镇痛药氨基比林在作祟,而此药竟已使用了40年之久。
(3)1995年,欧美国家出现大量失明的白内障病人,尤其以肥胖妇女居多。经查实,系服用减肥药二硝基酚所致。
(4)1999年,美国推出降血脂新药三苯乙醇,虽然疗效较好,但大量病人服用后,不但发生脱发等毒副反应,而且还有许多人患上了白内障。
(5)2000年,西欧一些国家发现,用新药"仅应停"治疗孕妇的呕吐反应,竟然出现1200多个类似海豹一样的胎儿,他们缺臂少腿。在日本则因长期使用抗症药氮碘喹,酿成了万余人致盲及下肢瘫痪。
(6)2002年,在美国发现了300多名妙龄少女患阴道腺癌,后来才证实与他们的母亲在怀孕期间服用保胎药乙雌酚有关。
医学可以不断地自我更新,可那些被当时的先进高科技治死了的病人呢,找谁喊冤去?依照医学不断自我更新的逻辑,所有的病人都是小白鼠!
3。医学没有充分考虑到人的整体性和反应性。
有些医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等到问题很严重了,危害性已经无法挽救了。例如白血宁、乙双吗啉等免疫抑制剂和激素类药物,这类药物通过抑制DNA的合成和上皮细胞的过速增殖,的确可使大部分患者病情迅速缓解。但治疗的同时由于对白细胞的强力杀伤,病人很快就会出现脱发、恶心呕吐、口腔溃疡等症状,有的患者短期内出现了肝肾功能损害,最可怕的是近年来服用这类药物引起白血病的报道越来越多。就这样病人还不敢停药,一停药就犯病,犯了怎么办?只得舍着激素上。长期大量地滥用激素则违反了“用进废退”的进化规律,抑制了自身的内分泌功能,虽也能获得一时之效,但一停药,机体的内分泌功能就处于“灭火”状态,难以“自力更生保障供给”,从而发生“反跳”现象,使本病越陷越深。一聋治一哑,这种“急功近利”的“对症治疗”,其结果大都是得不偿失
4.医学存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问题
由于医学是经验医学,对很多疾病的诊治是本末倒置的,偏重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注重现象而忽略本质,注重局部而忽略整体。结果往往是局部的症状得到了有效的缓解,而整体的身理状况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转变。如此,患者的病情看似好转,实际上潜伏着、酝酿着越来越大的危机,最终,小病酿成了大病,一种病拖成了多种病。
事实上、医学治疗能否起作用、某些疑难病症能否被攻克,关键在于内因,关键在于能否促使人体自身固有的正常编程程序控制系统正常启动运转。从理论上来说,如果病根被切除,那么病症就应该得到消除,拿掉了恶性肿瘤,那么体内就应该根除了癌症。而现实的回答却往往相反,为什么人们还不好好反思一下呢?病症反映的部位而病根并不一定就在那,它只是相当于一个暂时的存贮的仓库或转化机构,只要能找到适当的途径,时机条件成熟,有的是完全可以通过内因治疗自生自灭,而你就那么轻易地一刀给拿掉了,病毒无地方可去,那癌症不扩散那才是怪事。
例如:手术治疗结石:将所生结石部位脏器切除,确实这是不可能再生长结石了,因为这个脏器已经被葬进了地狱,不可再生,割去了胆府,死人也不会再说会长胆结石了;摘除了右肾,也不可能再长右肾结石了,如果把人都一个个打入一狱,整个人类都不可能再有结石症了。
手术切除了胆囊是不会再长胆囊结石了,可通往胆囊与胆囊密切关联的脏器、管道还在,而生成结石的因素(产生结石之本),并没有消除,所以,施行了手术切除胆囊治疗结石症的患者,多在一、二年或三、五年,多者十余年之后,就又在胆管、胆总管、肝外胆管内生成了结石,疼痛更加难忍,体质更加衰弱,无奈只得再次开刀问斩,请想一想有多少人手术取石后再没有复发的呢?有的医生患了胆石症也无奈于切除之术,一个三十余岁的医者,一年时间竟然进行了七次手术取石,谁知何时而止呢!
有多少外科医生反复四次五次甚至十几次地给病人做手术﹐病人“任人宰割”﹐医生糊里糊涂﹐不假思索。为什么割了又长﹐长了又割﹐却不去深思其病因何在。某省医院院长在与我交谈中说﹕“现在衡量外科医师的水平并不是看他能不能把病人的病冶好﹐而是看他能不能把那块肉割下来”。这种疗法被称之为“割韭菜式治疗”:要没有去掉病因,它仍然会长。那么继续割。最后导致患者的身体越来越虚弱,最终可能不是被疾病害死,而是被消耗掉生命!又如:子宫肌瘤,今年切了明年切,明年切了后年切,后年切了----没法再切了,干脆把子宫给切除掉--缺了子宫,可怜的女人后面会怎样呢
6.药害胜过病害
世界卫生组织(WHO)就指出:全球有1/3的病人不是死于自然疾病本身,而是死于不合理用药。自此,人们方才逐渐认识到药物的危害性与普遍性。据有关资料报道:我国每年住院5000多万人,发生不良反应的有500——1000万人,与药源性损害有关的约250万人。目前,我国约有残疾人5000万——
8000万,其中1/3为听力残疾,其致聋原因60%——80%与使用过氨基甙类抗生素,尤其是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有关。经对聋哑儿童学校的调查,发现药源性耳聋在后天性耳聋患者中的比例有逐年增加的趋势。此外,药物所导致的对肝肾功能的损害,对胃肠道、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精神系统的损害、对血液、骨骼、皮肤粘膜等组织的损害,以及过敏性休克,致癌、致畸、致突变等等,可谓层出不穷、触目惊心!医学和药物原本是用于治病的,结果,反而成了致病的根源!各种对疾病本身并无确切疗效、只能对局部症状有一定缓解作用、却有严重副作用,可见。
西药对人体机能的破坏作用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来,但是、有几千年传统的中医中药现在也出现了同样的问题。你可以知道一种药物的特性和毒性,但是两种、三种或更多地药物放在一起时,这1+1+1所起的作用就超出了许多研究的范畴了。所以以往中医一般只有四~八种,如“四君子汤、六味地黄丸、八珍汤”,最多就是十全大补汤了。但现在中医师开的处方有时吓死了,十几二十种算是普遍了,有时药物达三四十种。这时你真的还能掌控药物的毒副作用吗?
所以说,医学只是在现阶段我们对人体的普遍认识,但绝不能告诉你一个正确、肯定、究竟的答案。因此、你不可不信、也绝不可尽信。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