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炎轶事

标签:
健康 |
分类: 杂谈 |
从1735年第一例阑尾切除,至今已经二百余年。由于现代医学的发展,现在已经极少听到有什么人死于阑尾炎了。在很多非专业医生的人眼里,阑尾炎只是一个“小手术”,只是一个刚毕业医生进行“练手”的手术。阑尾炎是普通人在一生中最为可能遭遇的手术,其演进的历程,仍然不是一帆风顺的。
1521年意大利医生Berengario Da Carpi最早描述了阑尾这个器官。1886年美国医生Reginald Heber Fitz才将这种右下腹痛锁定于阑尾(appendix),并第一次提出了阑尾炎(appendicitis)这一术语。
1735年,英国医生Claudius Amyand在为一位11岁的男孩,经阴囊切口做疝气的手术时,发现疝内容物是已经穿孔的阑尾,并形成了粪瘘,他为这个男孩切除了阑尾,并修补了疝,患儿最后得以康复。但这一次阑尾切除显然有一点儿瞎猫碰死耗子的成分,因为Claudius并未预料到他会在做疝手术时与阑尾邂逅(疝内容物通常为小肠),这个病例后来发表于《伦敦皇家学会哲学学报》上,Claudius将这种罕见的疝,用自己的名字命名为Amyand疝,并因此被载入外科医学史。1894年美国外科医生Charles Heber McBurney提出了标准麦式切口,沿用至今。
对于一个外科医生来说,“阑尾手术最麻烦的事是找不到阑尾!”,虽然阑尾切除手术是腹部外科最基本、最常用的一种手术,但由于阑尾炎所引起的病理改变程度、阑尾所在的部位和病人的一般状况往往存在较大差异,因此也导致手术难易程度相差较大。一个手术可能十几分钟或半个小时就可结束战斗,也可能花了一两个小时,甚至出现几位外科大佬同时上台儿会诊,花费数小时而仍找不到阑尾的尴尬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