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知道肿瘤的恶性程度?免疫组化帮到你
(2013-04-24 19:49:14)
标签:
杂谈 |
分类: 肿瘤 |
手术切除的组织最后通过病理检查结果才知道是良性或者恶性,但有时要准确判断清楚组织的来源、增值活性和恶性程度,还得要等免疫组化的结果出来才敢下下定论。有时主诊医生如果没有足够病理方面的知识说不定也看不懂。下面就简单介绍一些常用免疫组化的指标的临床意义:
Ki-67:反应细胞增殖状态。阳性率越高说明癌细胞增殖越快,恶性程度越高。
PCNA(增埴细胞核抗原):评价细胞增殖状态的一个指标,阳性表示预后不良。
P53:P53蛋白是p53基因(抑癌基因能调节细胞周期和避免细胞癌变发生)突变的产物,是一种肿瘤促进因子,它可消除正常p53功能,在人类50%以上的肿瘤组织中均发现了p53基因的突变。P53阳性率越高,预后越差。
Rb (retinoblastoma视网膜母细胞瘤) 基因:是第一个被发现的抑癌基因。目前检测的Rb基因突变型,阳性说明抑癌基因缺失,预后差。
Nm23:是转移抑制基因,具有抑制肿瘤转移的功能,nm23基因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与无病生存期,整个生存期呈正相关,因此检测nm23基因的表达高低,可以作为判断肿有无转移的一个重要指标。即nm23越高,发生转移几率小、预后好。
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乳腺癌最常见检测项目。阳性率越高,肿瘤对内分泌治疗越有效,预后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