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选摘“中国楷书网田英章每日一字”--------“短”

(2013-01-23 19:32:44)
标签:

杂谈

教学

培训

分类: 书法教学

田英章书;江西户华斌解析:


一、结构:  

左右结构,左斜右正,主体部分在右部。故左旁小者起齐上。左部矢往上写齐于右部。右部虽然笔画多而高,但应写的疏朗而不易太高。


二、笔法:
1、 第一笔,矢的撇笔为抖笔但应稍直。
2、 矢字的长横大扛肩而且左伸右缩,给右部让出空间。
3、 右部的山字为斜势,欧公在此处写得更加斜。老师遵循笔墨当随时代,为了能达到今人的审美角度,写得稍正些。但此竖起笔不同于一般的竖,起笔不宜过平。犹如高高的山峰一样――险峻。
4、 短字的右部,山下的小短横,为虚笔起,虚笔收,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位置在矢的长横胡延长线上。
5、 口字的起笔应注意恰好在矢字的空档里,注意此口应写的稍扁。
6、 豆字的两点位置,左点在外侧虚笔起实笔收,并不是在口字的正下方,而是左点在口外侧,右点在口右角下方,实则一短撇。
7、 最后长横为主笔,虽然起笔略有向上行笔的趋势,但行到一半时,笔应往下拉,使整个横有平整感觉,且力量非常强大,能托得起上方,使整个字端庄秀丽。


三、难点:
    矢字的短捺位置,以及山字和口字起笔与矢字的关系。只有互相借让才使整个字紧密而不零乱,巧妙而有机地把所有点画组织起来,做到完美。
   以上是我对“短”的一点理解,还请各位师友给予斧正!谢谢!

选摘“中国楷书网田英章每日一字”--------“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