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今人的书法可以不可以学习  ——田英章

(2012-12-07 23:01:41)
标签:

杂谈

分类: 杂谈
发表日期:2010-2-6 12:32:45
     
    坦率地讲,就我们当今社会现实来看,特别是当今书法的现状,我们不可以学习今人的书法,包括不可以学习我本人的书法。道理很简单,因为我们的书法,还远远地落后于我们的古人。
    但是如果从学术角度讲,同时代人可以不可以学习同时代人的书法呢?我认为是可以的。我们拿欧阳询来说,历史上很多书法大家都学过欧阳询,历史证明学欧阳询是正确的。既然唐以后的人学欧阳询是正确的,那么与欧阳询同年代的人学习欧阳询,是不是也是正确的呢?凭我们现有的资料来看,即使是在盛唐,书法虽然极为昌盛,但当时的欧阳询也是位佼佼者,也是位出类拔萃的大师级的人物,得到了上至皇帝、下至平民的认可和拥戴,这一类的记载很多,我们不在这里赘述。这也就是说,既然后人可以学习欧阳询,与欧阳询同年代的人,没有理由不可以学他。
    如果说同年代的人不可以学同年代人的书法,那么与欧阳询同年代的人就应该去学王羲之了,如若这样,那么我们是否再接着问,与王羲之同年代的人可以不可以学王羲之呢?据我们所知,王羲之的书法在当时也是难有超越者的,绝对是一流的、顶尖的圣手。既然是一流的、顶尖的,与王羲之同年代的人学习王羲之又有何不可呢?更何况历史上那些书法大家,也都有向同时代人学习的经历和历史记录,既然历史上前辈们可以,我们现在又有何不可以呢?
    所以,从学术角度讲,同时代人完全可以向同时代人学习,“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广揽博收,兼收并蓄,不固执一端,是学好书法的重要条件保证。
    不过,向同时代人学习,这里有两个关键的问题必须要搞清楚。
    一、被学者的书法到底好不好?被学者的书法可以不可以当作他人的师范?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我们都知道,书法水平的高与低、好与坏,没有一个看得见、摸的着的标准,它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但是我们也必须承认,书法的优劣,历史上都是以多数人的认可为原则的。欧、颜、柳、赵、苏、黄、米、蔡,甚至王羲之,在历史上都曾有人批评过,但是因为多数人认可,他们就成了大家,历史就确立了他们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价值。所以,被学的人的书法好不好,是一个首先要搞明白的大问题。
    但是仅书法好,是不是都适宜别人来学习呢?不一定!郑板桥、金农、徐渭、康有为,以至更早的张旭的书法,虽均为上乘,都是大家手笔,极具高深的艺术造诣和强烈的观赏性,但是并不一定适合大多数、特别是初学者来学习。清杨钧说:“凡面目特异者,其道必小,字之冬心、板桥一入藩篱终绝出路,小道数载可成,中庸百年莫尽。”话虽然武断了些,但也不无道理。锺、张、羲、献、欧、颜、柳、赵、苏、黄、米、蔡,是大道,是中庸之道,他们的字我们可以学,可以作为我们的师范,它可以使我们走向一个宽广的大路。而郑板桥、金农、徐渭、康有为几位大师的书法,观赏、研究都没有问题,但并不一定适合于教与学,不一定成为我们的合适的样板,我们总不能让全国学书法的青年人都去“乱石铺街”,都去“癫狂”吧?所以我们说,并不是所有的、高水平的字都具有师范作用。
    二、我们学了以后,写出来的字到底好还是不好?这也是个多数人认可不认可的问题,如果多数人认为你的字经过学习确实进步了,那么无论是学的今人的还是学古人的,都是正确的,反之则应另找原因。
    谈到这里,总有些对书法知识一知半解的人喜欢强调“取法乎上”的问题,认为只有向最高层的书法大师学习,才可以“乎上”。我们认为,从原则上讲这句话没有错误,但是如果按照这个观点去做,怕也不一定适合所有的人。假如一个初学者,连最起码的基本笔法都不懂,让他去学王羲之,他就能“乎上”吗?如果让一个年龄很小的孩子学张旭的狂草,他能取上什么“法”呢?所以,不要把一个问题极端化。
    因此,古人好的书法要学,今人好的书法也要学,只要可以成为我们的师范,我们学了后大家都说好,都是可以学的。并且和今人学习如遇到困惑,还可以当面请教和询问,这是学习古人所没有的优越的条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