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话题188谈谈如何化解家长在教育孩子上的焦虑情绪

(2020-05-23 21:53:45)


《韦宁教授家庭教育学习成长群》  由群友掤劲提议

一、热心家长和老师对本期话题的讨论要点

1.生活中焦虑的现象:感到急躁,孩子同一个问题反复出现,不知如何解决;不停地反复叮嘱同一件事,孩子嫌烦,发脾气。

2.焦虑产生的原因:对未来的不确定,并因此产生恐慌,放大问题;这件事很重要,但以我现在的能力,还不足以完成。家长应该明白:过分担心是诅咒!焦虑的背后,需要我们的自我成长。

3.缓解焦虑的方法

按照耶克斯多德森定律,人从事某项工作时,适度的焦虑是有益的。比如,对待学习的问题上,有的孩子缺少动力,过低焦虑,产生无所谓的态度。

过度的焦虑需要学习和成长!不过于追求完美;把焦点集中在自己身上,发展自我评价体系;学会寻求帮助。

二、家庭教育中 家长不断焦虑的现象普遍存在

这么多年来,大多数的中国人普遍处在焦虑中。今年春天因新冠疫情的控制,焦虑就更加厉害了。除特殊情况的家庭,普遍情况下,毕业季的家长是最为焦虑的,而今春的宅家抗疫教学模式,又极度强化了焦虑主因的功效,使得一些家长如坐针毡,食不甘味,寝不安枕。这几天同一些家长做了部分交流,知道许多家长都在积极采用各种方式化解焦虑。

我想,您焦虑的,可能在下面的主要因素:

孩子成绩不理想;孩子学习不够努力;孩子不与您交流;孩子害怕见到您;孩子在恋爱中;孩子不愿意学习;孩子整天胡思乱想;孩子总是忧虑、担心一些天下大事;孩子与同学相处困难;孩子与老师相处因难;孩子对未来没有信心;孩子对世界没有信心;孩子在恐惧中。这些都是值得焦虑的。但焦虑本身是不会直接带来问题的改进的。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和孩子如何化解焦虑情绪?

三、家长科学化解内心的矛盾和焦虑的策略

1、积极面对不逃避 深挖内心冲突源

承认事实的存在,并尽最大努力,接受事实的存在。家长普遍焦虑的普遍问题,八成都是由孩子的学习问题引出的。我们的父母往往对孩子望子成龙心切,总是埋怨孩子每次考试成绩不够理想,您不满意!那么我们要明确:什么样的成绩是理想的成绩?这是一个极难回答的问题。我做了几十年老师,当面问过无数的家长,很少有家长能直接、简洁、真实地给出答案。因为理想的成绩这几个字里面有许多陷阱,或者说有许多蒙蔽。无数的家长陷进去后再也出不来,或者双眼被遮住后再也看不清实际。

事实上,理想的成绩由理想的学习基础、理想的学习习惯、理想的学习智慧、理想的学习引导等多种理想的条件综合构成,缺一不可。我们不应当只是看得见的考试结果--分数,而更是看到的是难以量化的前述各项理想的条件。比如: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这是缓解焦虑的极重要的第一步。因为人的焦虑主因,也就是说,这可使您心理踏实,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2、 爱孩子不带偏心 用真正的父母挚爱看待孩子的行为

我们的家庭教育目标是什么?让他成长为最好的自己,而不是为了满足家长未竟的事业和心愿。

其次我们要反思。孩子目前的不理想状态,与您有多大的关系?您着手帮助孩子解决了哪些?孩子缺乏学习兴趣,写作业磨蹭拖拉,孩子上课一直不专注,成绩忽高忽低?与您自己的家庭教育方式和对孩子的直接帮助有多少关系?家长不要说没有多大关系。也许,您曾经是一个很有学习智慧的人,就是一个有很好学习习惯的人,就是一个有很崇高学习信仰的人,您就是一个学霸,孩子却一点也没有学到您。那孩子为什么没有学到呢?当您这样追问下去后,您一定能找到自己的某种缺席,甚至许多缺席。

我们的家长们,最普遍的情况是:一直在用自己当年的学习模式指导孩子的学习。在与家长交流时,不少家长都与我说起过,他们的老师当年是怎么教的,他们当年是怎样学习的。应当说,教育确实有不变的规律,有代代相承不迭的教育大法,但在具体的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法上,针对不同的活生生个体,也确实是千差万别的,尤其是当下所处的风起云涌全球化时代,早已不是家长们当年学习的那个模样了!但我们多数家长,竟然一直在用自己心中早已 定型(有的在孩子出生前就已制定)的方案(包括实现目标与达成方法),指导并要求孩子的学习,而全然不顾已然全变的时代。这就有了一种极大的缺失:对孩子成长个性特征的研究与满足这些个性特征条件的准备。这种缺失,是导致孩子现状的非常重要的原因。

3、家长要学会以最平静的方式与孩子相处

找到自己的缺席后,您的内心可能更多充满内疚,之前的责怪、抱怨、无休止的唠叨、只要有机会就一定要进行的说教,可能就慢慢被您的内疚消解了,就慢慢被您从心底走出的另一个自己控制了,就慢慢被您的平静替代了。于是,您说话的语气就变得真的有了父爱的宽厚与容纳,有了母爱的哺育与融化。

最后要特别说明的是家长要坚持守望与静待。我们家长和老师要坚信:孩子都是向上的,向善的。家长只要和老师携起手来,制定出一个符合他自身的成长方案,相信孩子的未来不是梦!

话题188谈谈如何化解家长在教育孩子上的焦虑情绪

2020-5-2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